tokenpocket钱包官方安卓下载|cyberpunk什么意思
tokenpocket钱包官方安卓下载|cyberpunk什么意思
什么是cyberpunk? - Will的美语课
什么是cyberpunk? - Will的美语课
Skip to content
Will的美语课
Menu
Menu
全部文章分类
中英互译交流
地道美语口语
标准美语发音
美国金融投资
商业及项目管理
英文工具箱
❤ 成为Gold会员
Gold会员登录
Gold会员注册
会员文章 //300篇+
年付会员专享 //20篇
购买单篇文章
什么是cyberpunk?
June 17, 2019June 14, 2019 by Will
Cyberpunk,中文里常译为:赛博朋克,是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sub-genre)。
它的故事多设定在未来科技高度发达、反乌托邦(dystopian)的混乱都市,主角往往是置身其中的电脑黑客、罪犯、底层人群,故事主题常涉及摆脱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控制与束缚、追寻个体独立与自由的故事。
据说,cyberpunk这个词最早由作家Bruce Bethke创造出来,该词由cyber+punk构成,其中cyber源于cybernetics(人机控制学),而punk是“朋克”之意。他将自己的短篇小说命名为Cyberpunk,目的是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标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现实中,cyberpunk类型的影视、游戏作品非常多,也深受大众的喜爱。许多影迷熟悉的:The Matrix(黑客帝国,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主演),Alita: Battle Angel(阿丽塔:战斗天使)等,都属于典型的cyberpunk作品。最近,里维斯又加盟了备受期待的视频游戏大作《Cyberpunk 2077》,更是让John Wick系列影迷和Cyberpunk类型游戏迷们尖叫不已。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章均由Will的美语课(Learnenglishwithwill.com)原创。本站欢迎少量文字引用,但请注明出处。任何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抄袭、转载、盗用本站内容,违者必究。
最后,我们看一个英文例句:
This cyberpunk video game is set in a futuristic urban city ruled by an AI.(这部赛博朋克视频游戏的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某个都市,它由人工智能统治)
参考链接: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cyberpunk
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cybernetics
http://project.cyberpunk.ru/idb/cyber_punk.html
https://www.cnet.com/news/keanu-reeves-to-star-in-cyberpunk-2077-release-date-april-2020/
注:本文由Will的美语课(Learnenglishwithwill.com)原创,最后更新时间为:2019年6月17日 8:11:55 AM。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Categories 美国历史文化
“如果没人有补充的话,会议就到这儿吧”,这个句子如何用英文表达?如何用英文描述天气的最高温、最低温?(附例句)
会员登录
Login Here | Not a member? Join Now
(最新会员文章数量:300+。需要帮助? 会员开通、登录、支付等问题,请联系Will,微信号:learnenglishwithwill)
站内搜索
Search for:
会员专享什么是vanilla sex?用英文描述项目进度时,你需要掌握这几个核心短语(含实用例句)职场英文中,如何更专业地表达:按期推进、系统上线、现场支持?(附实用例句)什么是pet peeve?(含中文译法、起源及实用例句)如何用英文描述天气的最高温、最低温?(附例句)
最新发布
什么是投资中的“value trap”?我们为何要对其格外当心?
公司项目被砍太扎心,职场英文里怎么形象表达“砍掉”?(以及3个中止项目的标准)
比特币(Bitcoin)又涨出新高度!英文里如何描述“再创新高”、“突破价格大关”、“小幅回落”?
不轻言放弃:5个英文短语助你开启成功之路
春节租车成新宠!“租车费”、“租车押金”用英文怎么说?
推荐阅读什么是Cult Film(Cult Classic)? 怎么翻译比较准确?项目“复盘”如此重要,可它的英文说法你会吗?Gantt chart(甘特图)的英文发音是什么?(介绍美式读法)当你的发言被打断时,可以用英语这样说…“说重点”,英文中可以怎么表达?联络我们 关于会员开通、单篇文章购买问题,或英文学习交流、本站有关的想法或建议,欢迎随时联络Will。微信号:learnenglishwithwill。
若需开通会员,请点这里。购买定制服务,可直接联络Will的微信号,并注明原因。
你还可以加入邮件列表,以获得本站不定期的内容推送。
更多联络方式,请点此处。
© 2024 Will的美语课 • Built with GeneratePres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什么是赛博朋克 (Cyberpunk)? - 知乎
什么是赛博朋克 (Cyberpunk)?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科幻小说科幻赛博朋克(Cyberpunk)科幻电影科幻剧什么是赛博朋克 (Cyberpunk)?关注者1,063被浏览1,116,409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 182 条评论分享45 个回答默认排序Avatar Ye游戏开发等 2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发一下我曾经发表在《幻想》杂志上的文章《混沌的比特》的第一部分。Cyberpunk,这是一个用来描述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发展的一种科幻写作流派的专用名词。可以肯定的是,“Cyber Punk”这个词基本上是Bruce Bethke在其1983年的科幻小说《Cyberpunk》中首先创造出来的。(该作在出版前已经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不少时间。大约在1980年春,Bethke有意识地创造出了这个词,并从第一稿开始就用作标题。他承认,创造这个词的动机其实非常简单——出于对市场的考虑,他需要一个响亮的人们容易记住的单字标题,显然他是成功了。)后来作者兼编辑Gardner Dozois开始直接或者间接地引用Cyberpunk这个词来概括一种新的文学运动。该运动在1981-1982年间最初的典型代表包括了以下五位:Bruce Sterling、William Gibson、Rudy Rucker、Lewis Shiner和John Shirley。但真正确立Cyberpunk的基本特征和读者对这个文学支流一般感受的则是William Gibson的第一部小说《Neuromancer》(Neuromancer——这是一个新造词,由“Neuro-神经的”前缀结合“Necromancer死灵法师”这个词造成。该书的中文版由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翻译出版,中文名为《神经漫游者》。云之君个人认为这个译名值得再商榷。相信国内的很多读者对这本经典著作应该有所耳闻。)这本书出版后获得极大的成功和认可,令人惊异地囊括了当年的雨果奖、星云奖和菲利普·K·迪克奖,同时Cyberpunk这个词开始被广为接受。在英语中“Cyber”的这个词脱胎于“Cybernetics自动控制论”。自动控制论是一种研究动物与机器之间的控制和交流的科学。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kubernetes”,意思是“导航员”或者“驾驶员”,由自动控制论的鼻祖诺伯特·卫纳(Norbert Wiener)所创造。在科幻小说的范畴中,“Cybernetics”广义上涵盖了这些主题:机器人、自动化、通讯、计算机、生化人、智能等等。如果进一步缩窄“Cybernetics”的范围,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词最常用于指代“人工智能的创建”。在现实生活中,这的确是自动控制论的核心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一些自动控制论专家希望通过对神经系统(例如大脑)的分析,以合成出模拟智能,并使其从最初的机器形态逐渐变成自我编程,甚至达到自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AI的第一步就是计算机,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计算机有关的故事都属于Cybernetics类的原因(“Cybernetics”这个词在SF领域中的另一种延伸应用就是“Cyborg”,下文将会涉及)。在“Cyberpunk”的语境中,“Cyber”所描绘的是这样一种景象:在未来,工业集团和政治组织不再以国家划分,而是在信息网络的控制下成为全球一体;在未来,人体的机械置换变得非常普遍,通过药物和生物工程,人的躯体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改变。Cyberpunk小说的核心思想是“虚拟现实”,对于时下的读者而言,这个词在流行文化中最显而易见的体现和最不费力的联想就是华纳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The Matrix》三部曲。而事实上早在1984年,Gibson就在他的小说《Neuromancer》中这样描绘道: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空间(Cyberspace)的接口接入一种由机器环境构成的全球数据网络,将“自己的非实体意识映射入被称之为‘Matrix’的交感幻象中”。“Punk”在中文中时常会被翻译成“朋克”,该词原本意为“腐烂”或者“废物”。这是一个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震动世界的青年运动,其最初的起源是一些乐声犹如噪音般震天的硬摇滚(Hard Rock)音乐团队,国内读者比较熟悉的“性手枪”乐队曾是当年音乐朋克运动的几个发源地之一。在社会学中,“Punk”的含义超出了音乐的范畴,指的是“反文化”或者“马路上的无政府主义”。一个朋克就是一个麻烦制造机,反社会的叛逆无赖。在“Cyberpunk”的语境中,“Punk”常常带有这些特征:年轻、好斗、离群、反权威、都市化生存和无政府倾向。在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根据Anthony Burgess的小说《发条橙》改编的同名电影中,主人公Alex就是一个比较典型朋克的形象。《发条橙》的世界观设定是在近未来的英国,讲述了人类移居月球,对地球上的社会秩序漠不关心。一名叛逆的小流氓Alex在英国冬天的夜晚中,四处偷窃、抢劫、强奸,无恶不作。《发条橙》这部电影从各个方面来说颇为符合Cyberpunk的标准,但在电影史上,这部作品却常常被放在大师的光辉下和人性罪恶的思辨中被解析。以云之君个人的观点看来,Alex这一形象更像一个被遗弃在未来英国的70年代朋克。大家如果看过这部电影,对“Punk”这个词一定会形成清晰而感性的认识。总之,“Cyberpunk”这个词强调了两个基本方面:科技和个人主义,我们可以概括地理解为“使用机器的无政府主义“或者“机器/电脑的叛逆运动。”一般而言,Cyberpunk小说所描述的对象往往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文化系统中的边缘人群。在Cyberpunk的故事设定中,总有一种“系统”控制着绝大部分“普通”人群,该系统可以是专制性政府、家长制的大企业集团或者封建宗教。这些系统通过某种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来强化统治系统内的人们。通常这些技术系统会通过大脑植入体、人造肢体、克隆或者基因工程化器官的方式,延伸成为人体的“部件”,而人类则部分成为了“机器”。未来的都市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或者说在任何世界中,总有一群生活在边缘的人——罪犯、流亡者、空想者——一群在世界数据库中没有注册的人。他们常常将原本用于控制他们的高科技作为自己的武器,对“系统”展开反击。Cyberpunk文学的焦点就在这些追求纯粹个人自由的人,而其世界观往往是含糊的,很少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或者“好人”。编辑于 2012-07-17 20:47赞同 6211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篝火营地游戏开发等 3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赛博朋克」究竟是什么 又从何而来作者:Alex Spencer翻译:Tiger 编辑:方圆本文基于篝火营地与 Polygon 中华地区独家授权协议,转载请征得同意。视频画面中,一名女子正在化妆。随着镜头拉远,却发现她的下巴有一个机械感十足的空洞。一名商人的头颅被连接着的电缆引燃,有如一幢公寓般大小的电梯,正沿着参天大楼的轮廓慢慢攀向天际线。这些场景都是 CDPR 在《赛博朋克 2077》的 E3 首发宣传片中所展示的一些剪影,简要地向玩家介绍了「夜之城」。宣传片展现出了一个同万众狂欢的世界,与 17 号都市相当,有着风格独特的世界设定。其实这霓虹灯海般的艺术风格却非游戏原创,而是另有由来。在《赛博朋克 2077》中,CDPR 以近代流行文化为蓝本打造出整个游戏世界。不同与其他作品,该流行文化直接出现在游戏的命名中,那就是「赛博朋克」。但是这个词有什么含义,它的起源又是什么?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 《赛博朋克 2077》48 分钟演示(带字幕)前「赛博朋克」时代「赛博朋克」文化可以追溯到好几代人以前,不过该文化的首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是小说《机器人会梦到电子羊吗?》(又名《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Philip K. Dick 在 1968 年写出的这本小说,主要剧情是一个名为 Rick Deckard 的赏金猎人追捕一群妄想变成人类的机器仿生人。这剧情听起来很耳熟对吧?因为这本书在 10 年后被改编、翻拍成了著名的动作科幻电影 —— 《银翼杀手》。电影中夜色弥漫的城市、远处工业区时不时冒出的火光和遮住整栋楼的巨大广告牌,为后世的赛博朋克艺术风格奠定了基调。但是赛博朋克世界不仅来源于 Dick 的这部小说,1975 年法国艺术家 Moebius 和编剧 Dan O’Bannon 共同创作的漫画《漫长的明日》,同样也为这种肮脏的未来城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漫画中,密集的塔楼在居民区周围形如一道道裂谷,这不仅启发了雷德利·斯科特导演 1982 年上映的《银翼杀手》,更是为大友克洋导演在同年上映的《阿基拉》提供了创作灵感。还有一位美籍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也从中学到了不少,我们稍后会聊到他。《漫长的明日》「赛博朋克」的命名从《机器人会梦到电子羊吗?》对于在机器人时代,究竟谁才是人类的发问,到《漫长的明日》中霓虹灯与科幻的结合,再到《银翼杀手》中大雨滂沱的未来都市,几乎所有赛博朋克元素在上世纪 80 年代早期就已经各就各位。只差一个概括性的名字。「要知道,当我在 80 年代造出这个 C 开头的词时,我只是想为我的故事起一个前卫又简短的名字。」创造了「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个词的布鲁斯·贝斯克如是说。他当时用「赛博朋克」作为一篇叙述青年黑客的文章标题。他还说道:「我倒不是想去定义一个现象,或者发起一场文化运动什么的。我只是想用一个简短又强力的词作为标题,概括文章的核心。这对于一名编辑来说非常重要,事关我的文章能否被他们采纳。显然我造的词有点好的过头了。」该文章于1983年发表后,贝斯克「一不小心」就和赛博朋克文化绑在了一起。这个词被用来概括刚成型的赛博朋克文化,也刚好赶上赛博朋克的开创之作,威廉·吉布森创作的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发行。这部 1984 年出版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电子牛仔」Case 的故事,他是一个得罪了坏蛋首领因而神经系统受到重创,无法连接网络空间「矩阵」的黑客。在故事伊始,一位新雇主承诺可以修复他的损伤,前提是他要帮他们干一票大劫案。从日本的夜之城,再到美国的荒城,故事的最后还进入了太空站。所有的这一切,只是为了解放一个超级先进的 AI。这个故事结合了犯罪和科幻题材。不过,如同先前的《银翼杀手》,真正令这部作品成为神作的,是吉布森在小说中所描绘的世界。《神经漫游者》描述的未来可以分为两部分:肮脏无序、犯罪频发的现实世界和光明美好的网络世界;街道上挣扎求生的普通百姓们和生活在太空中无所事事,一心想着延年益寿的贵族们;一个逐渐凋零的世界(在书中,主角 Case 购买了一只有 50 年历史的越南仿制美国假货瓦尔特 PPK 手枪)和一个人们随意使用高尖端科技进行人体改造的世界,只要你负担得起改造的费用。打破/创立规矩《神经漫游者》这本书界定了赛博朋克文化,而后来出版的作品则对该文化现象不断挖掘与巩固。帕特·卡蒂甘所著的《神经操控者》和《合成人》主要探讨脑部改造带来的心理影响。鲁迪·卢克的《湿件(ware)》系列则跟随《神经漫游者》的脚步,探讨了拥有自我意识的 AI 和他们的逻辑判定,讨论机械化的生命会如何演变。而布鲁斯·斯特林的作品,如《网络之岛》则非常注重黑客亚文化。斯特林可是赛博朋克领域中响当当的大人物,还有着「布鲁斯主席」这样的称号。他曾参与编辑了 1986 年的《墨镜:赛博朋克作品选集》。这是一版极具权威性的短篇作品集,其中包含有吉布森,卡迪甘和卢克的作品。在序言部分,斯特林写到:「一些特定的主题在赛博朋克这个领域中迅速萌芽,人类肉身改造的概念便是其中之一,比如义肢、植入芯片、整容手术、基因改造等。更极端的概念还有神经改造,人脑结合电脑的界面、人工智能、神经化学等这些从根本上改造人类和人性本身的科技。」在赛博朋克的概念中,会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接地气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诸如毒品,酒吧和导致人们犯罪的社会压力。赛博朋克世界中的绝对权威总是掌控在科技起家的超级公司手中,而主角则通常是公司以外的人,身份多为罪犯或者反英雄这样的社会边缘人物。斯特林有一则经常被引用的话,很好的总结了赛博朋克风:「底层社会 + 高科技。」1988 年发行的《赛博朋克》桌游,标志着该文化首次进入游戏领域。这是一款由 Mike Pondsmith 发明的角色扮演桌游。该作不仅与《赛博朋克 2077》重名, CDPR 的《2077》更是直接改编于这部桌游。《赛博朋克 2077》在保留原作世界观、角色职业和原作者风格的同时,将这款适合多人游玩的桌游改编成一款第一人称的开放世界单机游戏。Pondsmith 向我们 Polygon 透露了他是如何看待赛博朋克文化的:「底层人民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压力,但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与上层抗衡,以获得人性的解放。」 Pondsmith 在撰写《赛博朋克》桌游的剧本时,还尚未拜读吉布森和斯特林的相关作品。但是他将两位作者的理念注入到了后来的桌游《赛博朋克 2020》中。一度模糊不清的赛博朋克体裁,终于有了清晰的界定。不过要是赛博朋克文化的信条真如《2020》的手册中所说,要「打破常规」,这也不见得是件好事。赛博朋克大流行布鲁斯·贝斯克认为:「赛博朋克小说所引领的文化潮流,就如同其他成功的流行文化一般。从开始名不经传的概念,慢慢变成了潮流的文化。为群众所追捧,为商家所喜爱,最后成为一代经典文化。」《神经漫游者》的中心思想变成了赛博朋克风格的典范。这种主角生活在社会边缘、干着贩毒和黑客等非法勾当的故事迅速烂了大街。以至于 90 年代出现的著名赛博朋克小说都是将这种模式推向极致的故事。在尼尔·斯蒂芬森《雪崩》的第一章中,作者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取名随意的主角 Hiro。他是一名双持武士刀的武士,座驾拥有「足以将培根轰入太空」的动力。结果作者告诉我们,主角只是一个比萨饼外卖员。在 1995 年的小说《头脑崩溃(Headcrash)》中,贝斯克甚至嘲讽了这种自己参与创建的文学体裁,文中写到:「他们不过是一些卑贱的失败者,成天就幻想着用代码拯救世界。而他们每天在电脑上不过就逛逛无脑的论坛,看些恶俗的图片罢了。你懂吧,那帮赛博朋克。」看起来,赛博朋克的浪潮可能会就此终结。早在 1993 年,一篇标题奇怪的文章就曾预言「安息吧,赛博朋克」。然而随着千禧更替,赛博朋克的体裁却愈发受人关注。这种文化的影响力不断蔓延至其他国家,在被大众接受成为主流文化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分支。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出自于日本。《阿基拉》引领了一波赛博朋克漫画和动漫的浪潮,包括《铳梦》、《玲音》、《星际牛仔》还有大名鼎鼎的《攻壳机动队》,这部作品则反过来启发了沃卓斯基兄弟拍摄《黑客帝国》。在游戏领域,《杀出重围》为 CDPR 的《赛博朋克 2077》打下了不少基础。曾在十几年前制作过赛博朋克游戏的小岛秀夫,将神经机械化改造和人工智能的元素放大,制作出空前成功的《合金装备》系列。至于上面的作品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赛博朋克」作品,依然有待商榷。不过他们都有着赛博朋克世界中特有的高科技(连接基努哥脊柱的缆线)和穿衣风格(主角基本都戴反光墨镜),但他们探讨的主题却各不相同。无论你更信谁的,赛博朋克文化发展至今,引用《赛博朋克 2020》手册中的另一句话来说:「只有其表,而无其实」。这是吉布森在六月做出的自我批判,他说:「《赛博朋克 2077》的预告片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充满 80 年代复古未来感的换壳《GTA》。」只有其表,而无其实 最终,赛博朋克风格还是在 80 年代的风格上作出了升级与进化,远不止皮衣、闪亮的镀铬和炫目的霓虹灯那么简单。赛博朋克的确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这种风格的起源却非常复杂,向外行人解释的时候难免一句两句讲不清。赛博朋克卡牌游戏《黑客》的设计师说:「赛博朋克文化中最棒的是,我们能认出那是自己将处的未来世界。」赛博朋克小说的作者们,如吉布森和斯蒂芬森等都会对科技的发展作出预测,有时也会助其一臂之力。他们的小说普及了「网络空间(cyberspace)」、「病毒(virus)」和「人物(avatar)」等词汇。而斯蒂芬森的「元界(Metaverse)」概念,则影响了谷歌地球和 Xbox Live 等众多科技品牌。当然,这些都还不是赛博朋克的未来构想中最重要的东西。赛博朋克更注重于人类的体验,探讨了我们会如何把科技和人类本身研究到极致。这帮奠定了赛博朋克文化基调的作家,在 20 世纪末期目睹了世界的高速发展。深刻的意识到,科技将是铸就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赛博朋克探讨了科技给日常生活带来的社会冲击,而这样的观念,将之与其他科幻的分支区别开来。在《神经漫游者》中,植入的健康监控器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书中,大公司可能会强制员工进行肉体改造,来提高工作效率。为宅男网站 Timber Owls 撰稿的 Ashley Yawns 说:「对我来说,我对赛博朋克最感兴趣的是,在一个大家拼命机械化的时代,何为人类的意义?」她曾在推特上多次讨论《赛博朋克 2077》的 E3 演示,猜测游戏中的政治偏向,分析预告片中的身体改造展示。内含政治的体裁「肢体的改造更加强了那些宣扬身体自由的人们的权利,主要是残疾人、变性人和妇女们。」 Yawns 说道。「问题是,当这种乌托邦式的空想,撞上赛博朋克所描绘的贫瘠社会,谁能为身体的自由买单?」她还说:「以自由为前提进行身体的改造和修复固然不错。但是进行这样的改造,就意味着陷入邪恶公司的人身或财政奴役。任何经历过那些科技公司从手机中窃取信息的人,都能想象,如果这样的公司能够控制你的身体、甚至是整个神经系统会发生什么事儿。」「尖端科技总会被自身带来的社会问题所局限」,这句话是赛博朋克文化的核心。威廉·吉布森在采访中经常如此总结:「未来就在眼前,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赛博朋克世界的冲突点,就在于拥有这些未来科技的富人们和买不起的穷人们之间,无力逾越的鸿沟。在赛博朋克的超级大都市中,处处都是这样的鸿沟。现在看来,即使作家们当初描绘的未来世界,科技感方面略显过时,不过其中的核心冲突依旧使赛博朋克体裁毫不落伍。 Pondsmith 说:「我个人认为,任何优秀的赛博朋克作品,都应该展现出这种权利和政治之间,人性与公平一并泯灭的关系。在《星际迷航》那种乌托邦世界中可没法施展拳脚,精彩的故事应该是主角受到任何霸权的压榨,就马上奋起反抗。」CDPR 似乎忠实的重现了 Pondsmith 的这一理念。关卡设计师 Patrick Mills 最近在 Xbox Live 的文章中写道:「《赛博朋克 2077》所描绘的世界就是,一小群掌控着科技和权力的巨富,奴役整个支离破碎的世界的故事,而大部分人都活在无尽的贫困和暴力中。这样的世界与我们现在的世界有何不同呢?那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了。」曾几何时,游戏开发者和发行商们都避免自家游戏与政治扯上任何关系,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Mills 所说的:「《赛博朋克》系列从本质上就与政治相关。」更加光明的末世未来Litzsinger 非常同意这样的观点:「于我而言,赛博朋克确实内含政治因素。通常,主角都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或因犯罪高发,或因法律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这启发我们去思考,什么是合法的、又有什么是合乎道德的?而在很多赛博朋克剧情中,很多故事都与『体制』背道而驰。」 Litzsinger 将在年底完工的《黑客》是最能体现政治问题的一部赛博朋克作品。虽然这只是一款卡牌游戏,但是《黑客》中上千张卡牌所承载的文化和故事,足以打造出一个设定完整、细节丰富的世界。不同于以往的赛博朋克故事通常发生在美国、日本或中国的设定,《黑客》的地点设定涵盖全球。这个世界中,Ecuador 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同时游戏中也会有相关的卡牌,能让玩家一探印度和撒哈拉沙漠的世界。角色列表中男女比例平均,还有中性和变性角色。跟以往赛博朋克作品中亚洲元素十分少见不同,游戏还将亚洲人民设定为整个世界的领头羊。种族与民族是《赛博朋克 2077》中颇受争议的一点。在该作的首发宣传片中,只出现了一个印度角色,扮演的还是固化的出租车司机形象。《亲爱的艾丝特》的制作方 The Chinese Room 工作室,最近在推特上控诉 CDPR 将女性做的过于性感,而 CDPR 则在推特上发了一个跨性别恐惧症的梗作为回应。在最近 48 分钟长的游戏演示中,种族方面的表现稍微好了一点。玩家还能选择主角「V」的性别和种族,但是依旧称不上完美。玩家遇见的角色还是以白人居多,只有一个黑人帮派头子 Dexter DeShaw 和油嘴滑舌的拉丁裔 Jackie Welles。还有人控诉,游戏中将一些经典的西班牙语替换成了英语。不过总体来说,CDPR 似乎非常忠于 Pondsmith 的原著。从游戏中的中产阶级到大公司的安保部队都得以还原。开发者详尽的预告片解析,在世界观营造发面展现出他们对泛广告化、枪支管理和科技的不公平分配等问题的看法。放大的现实世界《赛博朋克》和其他科幻作品,都取材于对现代社会的映射,并突出了矛盾。盈利性的医疗系统在《赛博朋克 2077》中变成了「急救小队」,出现在演示的第一个任务中。他们是一个武装的医疗小队,时刻准备着为了抢救客户而大开杀戮。这样的比喻非常明显,但是这些夸张的元素却帮助我们反思当今社会。进入赛博朋克的论坛,里面除了有大量的粉丝作品,还有很多人在畅想赛博朋克元素变成社会现实后,会发生的故事。比如戴着现实增强眼镜的警察,还有人们会在火车上为机械手臂充电。商业巨头和超商们为了「评估员工表现」而监视他们的行踪和聊天记录。通过高科技将已逝的明星「复活」,以众筹进行手术等等。这些事件在赛博朋克中早已发生。随着赛博朋克的又一次文化爆炸。近几年来,相关电影有《银翼杀手》续集、《攻壳机动队》真人版。电视剧有 Netflix 拍摄的《碳变》。游戏则有《观察者》、《EXAPunks》和《杀出重围》的新作。《赛博朋克 2077》看起来会是非常特殊的一款游戏,因为本作选择大胆的面对这些社会政治问题。正如 Pondsmith 本人所说:「《赛博朋克》的故事在于社会的不公平,和机会不平等的未来。在于有权有势的大公司勾结政府,不断控制普通公民。在于那些普通的市民怎样用各种办法来反抗霸权。」「对,赛博朋克有关政治,特别是我们所生活的现在。」编辑于 2019-03-06 11:59赞同 170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赛博朋克_百度百科
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赛博朋克播报讨论上传视频一种科幻流派或视觉美术风格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赛博朋克,是“控制论”与“朋克”的合成词。字面意思,就是对“高度机械文明”的反思。该背景大多描绘在未来,建立于“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结合”的基础上,拥有先进科学技术,再以一定程度崩坏的社会结构做对比。之后,它从文学向电影、游戏等媒介延伸,催生了赛博朋克文化。同时,它还演变为一种视觉美学风格,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众多领域中 [6-7]。“赛博朋克”脱胎于在1960—1970年代兴起的科幻小说新浪潮运动。发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0年,科幻作家布鲁斯·博斯克创造了这个词,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将赛博朋克这个词发扬光大,并开启了一种科幻文学类别。拥有五花八门的视觉冲击效果,比如街头的霓虹灯、街排标志性广告以及高楼建筑等,通常搭配色彩是以黑、紫、绿、蓝、红为主,但霓虹灯等只是其中标志,并不是所有霓虹灯相关的都称为赛博朋克 [9]。赛博朋克的情节经常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而展开。科幻小说家劳仑斯·普尔森曾尝试定义赛博朋克文学运动的内涵和社会思潮——经典的赛博朋克角色是边缘且性格疏远的独行者。他们生活在社会群体的边缘,一个弥漫反乌托邦氛围的未来地球:日常生活受到急剧改变的科技影响,普及的计算机化信息笼罩全球,以及侵入性的人体改造 [1]。中文名赛博朋克外文名Cyberpunk别 名数字朋克、赛伯朋克、电脑朋客、网络朋客出 处神经漫游者定 义反乌托邦兴起时间上世纪八十年代目录1文化来源2文化概念3文化背景4发展历史▪奠定基调▪奠定风格5文化符号▪风格▪元素6文化分析7影响评价8相关作品文化来源播报编辑“Cyberpunk”这个单词由cyber(网络)和punk(朋克)组成。cyber的词源是cybernetics(控制论),控制论是20世纪重要的思想运动,奠定了冷战后定量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时代。朋克则是起源于二战后英国工人阶级社区的亚文化,躁动反叛的青少年通过音乐、服饰、街头行动反抗一切统治权威。治理与反叛,两个矛盾的概念纠缠在一起。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跨学科领域的巨著《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创造了控制论(Cybernetics)这一概念。“控制论”源于希腊语kybernētēs,意为“治理”。维纳认为人类社会、生物体和自动化机器都可以看作这样的控制系统,系统通过各个组成部分的信息交换和反馈,来完成自我调节与控制。作为一种方法论,控制论融合了机器与生物的界限,也挑战了人类认知与行为的主体性 [13]。文化概念播报编辑赛博朋克最早作为一种科幻题材出现,最早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科幻小说潮流,发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长期发展成为了一种亚文化,目前已经不再仅限于科幻小说,而是充分渗透到小说,动漫,电影,游戏,艺术和建筑等多个领域中。在赛博朋克世界里,人成为了不值一提的渺小生物,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人与机械的分线开始消失,人工智能的发展诞生了有思想的仿生人,而且人工智能、黑客以及控制财富的大型公司之间产生了冲突,边缘人物则通过高科技来逃避集体意识实现个体的自由,带有反乌托邦的意识。和星际旅行、太空争霸等天马行空式的科幻世界比起来,赛博朋克给人的感觉更为真实,因为它加入了社会矛盾和对人性的思考,反乌托邦和悲观主义色彩都是赛博朋克文化的标签 [12]。赛博朋克最核心的突出特点是“高科技,低生活”(High Tech,Low Life)。字面意思是科技水平高了,但生活质量下降了。从世界观来看,赛博朋克是科技与社会碰撞形成的产物,而且是离现实不远的未来世界,这时候的实体国家通常已经消亡,由垄断公司掌控财富,城市化加剧、社会体系崩塌带来衰败与暴力。通常包含两组反差:视觉层面上,极高的技术水平与极低的生活质量形成反差;故事层面上,强权的科技公司与弱势的底层人民形成反差。在赛博朋克的作品中,一边是闪烁着霓虹灯光的摩天大楼,富人们在此享受生活,但在阴暗的角落里,到处是黑帮、流氓、抢劫犯的身影,穷人们只能靠电子产品来麻痹自己 [5] [10-11]。赛博朋克风格作品文化背景播报编辑朋克最初来自于“二战”之后的英国,当时战后英国的失业率上升,经济萧条,社会死气沉沉,一些年轻人通过音乐的形式,用姿态宣泄着心中的怒火。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具有反叛精神的朋克文化跨越大西洋,与美国科幻“新浪潮”(New Wave)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赛博朋克的雏形。 从科幻文学史的角度来看,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盛行的“黄金年代”科幻文学已经显得乏力。这些作品对科学的乐观想象和对人类未来的乌托邦幻想已经让读者产生了厌倦。科幻新浪潮的适时出现试图让这种垂死的文体焕然一新,引导科幻小说进入了严肃文学的领域。这类科幻文学聚焦的主题与现实息息相关,不再一味歌颂太空探索、外星殖民的美好愿景,而是探索科技的黑暗面,由此逐渐表现为反乌托邦的叙事风格。诞生于这一时期的赛博朋克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关怀,这些科幻作家试图通过作品来对嬉皮士、性解放、迷幻药文化等各种正在发生的社会运动和变革作出回应。他们意识到,追求效率的科技终将带来一个僵化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整个社会充斥着对人性的压抑。霓虹灯与阴雨,摩天大楼与贫民窟也是赛博朋克的经典意象。例如香港历史上的九龙城寨,就成为了赛博朋克作品中的城市建筑原型 [2]。赛博朋克风格作品发展历史播报编辑奠定基调1948年,“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首次发表控制论思想之时,引发了一场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的思想革命。维纳提出的控制论的根本洞见在于,拥有生物系统的人类,在本质上与机器所共享的一套相似的反馈机制。换言之,人类与机器的行为在理论上是可以达成统一的,人类的智能行为是这套机制的外在表现,而机器也可以像人类一样自我学习和进化。1983年,科幻作家布鲁斯·博斯克创造了“赛博朋克”(cyberpunk):控制论(cybernetics)和朋克(punk)的合成词。并把该名设定为自己短篇小说的名字,形容迷失的年轻一代:他们是抗拒父母的权威、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利用电脑技术钻漏洞和制造麻烦的技术宅。 1982年,经典科幻片《银翼杀手》开创了这种高科技背景与低生活成本杂糅、阴冷压抑的美学风格,继而影响后世众多作品 [3]。同年大友克洋发表了漫画《阿基拉》。之后在1988年改编成动画电影《阿基拉》,并且使得“赛博朋克”这个科幻类别被更多的人知晓。1984年,威廉·吉布森发表了《神经漫游者》,这部囊括科幻文学“大满贯“的经典之作采纳了赛博朋克这个词,并自此开启了一种科幻文学的新类别。在小说中描绘了能联结虚拟电脑数位空间(Cyberspace)的黑客(hacker),这也是后来科幻电影《黑客帝国》(Matrix)的框架雏形 [4]。开山鼻祖《神经漫游者》奠定风格菲利普·K·迪克的赛博朋克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对关于主题的类型化处理进行了说明,“电影视觉未来主义者”席德米德所设计的《银翼杀手》世界奠定了整个赛博朋克的风格基调。赛博朋克的世界是当代城市空间的一种极端版本,肮脏、污染、黑暗和危险遍布着整个底层街道和地面。而对于生活在街道之上的摩天大楼中的经济精英们来说,他们有干净安全的环境 [5]。威廉·吉布森的小说《虚拟之光》为代表的作品,对以麦克·戴维斯为代表的社会学家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戴维斯就在《布满贫民窟的星球》中对洛杉矶目前存在的两级分化状态进行了描绘。在小说中,甚至塑造了一名负责调查未来洛杉矶边缘化人群的分裂和社会结构的日益部落化现象的日本社会学家角色。尼尔·斯蒂芬森的小说《雪崩》则展现了一个更为极端的世界情景:美国等国已经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包括半合法黑手党在内的国际公司则处在骚乱之中。而影片《银翼杀手》中的一切内容都无不昭示着两极分化态势的日益严峻 [8]。赛博朋克风格作品文化符号播报编辑风格时代背景不久的未来,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社会生活,高智能产品层出不穷,义体人和仿生人屡见不鲜。但是,改变并不意味着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并未因此提高。社会背景高等科技导致财富和武力流向科技型寡头企业,社会群落不再以国家和地区划分,而是全都笼罩在由信息技术控制的巨大网络之下,导致社会制度崩坏,贫富差距悬殊。环境背景科技的发展带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破坏,酸雨、沙尘暴、遮天蔽日的乌云,废弃的无人区、拥挤的贫民窟、密集的摩天楼、晦暗的地下城,随处可见 [6]。元素元素元素介绍摩天楼赛博朋克里密集而高耸的摩天楼,是未来工业水平的体现,它们占据着高层次的空间地位,同时也暗示着拥有者高不可攀的社会地位。在有些近乎宗教宫殿式的宏伟建筑面前,社会底层的个人力量更显得微不足道。义体人(赛博格)肢体、器官、皮肤,甚至“人”都可以由机械制造,用机体强化人体的“赛博格”,是赛博朋克世界的常客,代表着科幻感和虚幻感。机械的冰冷和人性的温暖,往往在这种混搭的设定中发生置换,从而更加容易触及赛博朋克的实质。义体武器赛博朋克在科技表现上的两大支柱,就是信息网络和生化改造。两者也不是完全分开的,很多时候生化改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连接网络。如果说《攻壳机动队》和《黑客帝国》是更强调网络这一端,早期的《银翼杀手》更强调生化科技,人造人这一端。朋克时尚赛博朋克也是朋克,所以赛博朋克不会缺少现实中成型的,标榜叛逆的朋克时尚。稍微具体一点,就是无政府朋克这一派的代表元素,包括莫西干头,自由之刺,带钉装饰,皮夹克,长筒靴,纹身等等。其中人们经常将头发染成各种颜色,画上各种彩妆。绿色,蓝色,粉红色等,很多时候也有迷幻和暧昧的色彩。超梦和神经接口尽管已经有全身级别的替换改造,但性质相近的信息接收装置,超梦设备还是表现得比较保守的。更像是强化版的VR。对于虚拟现实可能的危害性,《赛博朋克2077》有了更多的具体想象,算是贴近时代的一面。贫民窟作为富有的对比,贫民窟代表着赛博朋克的底层世界,低下、拥挤、肮脏、混乱。香港的九龙寨城是现实中的典型范例。在动荡的20世纪,在中英的政治博弈中沦为“三不管地带”的九龙寨城,奇迹地发展出自成一体的蛮荒生态,这种社会形态启发了很多的赛博朋克作品。东方元素赛博朋克的世界里有很多的东方文化元素,汉语、日文、艺伎、拉面店等,但这并不是歧视,而是包含西方视角中的东方主义异化感,人类高科技失控的深刻惧怕,以及城市巨大化带来的社会冷漠,赛博朋克的城市或多或少会包含一些有出入的东方元素,不太像真正多元并存的城市,更像是一种突兀的杂糅 [15-16]。雨赛博朋克世界的天气时常不好,雨水是环境恶劣的一种反映(酸雨)。连绵的雨天,有时用于烘托悲凉的氛围,有时用于呈现错乱的视觉——地上积洼的雨水,倒映着城市上空绚丽的灯光,既是对光源的补充,也延展了这种虚伪的繁华 [16]。人造光由于科技对环境的破坏,赛博朋克的世界里总是黑云密布,导致自然光不足,所以常常用人造光源进行补充;同时,人造光源也用于对科技的展示和信息的传递,比如全息投影、广告屏、霓虹灯……无处不在的人造光源塑造了未来世界的繁华表象,但是也造成了二次污染——光污染。故障艺术现实当中对数码科技的经验,让乱码,卡顿,错位,伪色,声音失真这些设备失灵时的表现,成了一种独有的风格。和《黑客帝国》的字符雨效果类似,赛博朋克的世界,总少不了各种雪花点,伪色,乃至闪烁黑屏。文化分析播报编辑赛博朋克的风格主线,就是反映出科技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与脆弱渺小的人类个体之间的强烈反差,同时外界与内在,钢铁与肉体,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等矛盾在其中交织。看似对立,宿命却连结在一起。赛博朋克作者试图从侦探小说、黑色电影和后现代主义中汲取元素,描绘20世纪最后20年数码化社会不为人知的一面。赛博朋克的反乌托邦世界,被认为是20世纪中叶大部分人所设想的乌托邦未来的对立面。布鲁斯·斯特林这样总结赛博朋克的特质:“待人如待鼠,所有对鼠的措施都可以同等地施加给人。闭上眼拒绝思考并不能使这个惨不忍睹的画面消失。这就是赛博朋克。”赛博朋克文学有着强烈的反乌托邦和悲观主义色彩。他们通常将视角放在未来科技高度发达的大时代下底层小人物上,描写太平盛世表象下社会的腐朽与人性的堕落,对未来做出悲观的预言。但也是在这阴暗的角落将会诞生怀有希望的英雄。在赛博朋克文学中,大多故事发生在网络上、数码空间中。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界线很模糊。此流派经常使用人脑和电脑的直接连接。赛博朋克经常以隐喻义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大公司企业、政府腐败及社会疏离现象的担忧。一些赛博朋克作家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警示人类社会依照如今的趋势将来可能的样子。因此,赛博朋克作品写作的目的是号召人们来改变社会。通常以骄傲,目空一切的态度看待在城市中犄角旮旯生存的过街老鼠为展开。影响评价播报编辑科技是科幻的底座……在赛博朋克的世界,科技的迅猛究竟带来的是“稳稳的幸福”,还是会导致“妥妥的不幸”。赛博朋克的世界观所揭示的诸多神奇与矛盾,让人在科技之余反思伦理,在物质之外发现精神,在机器之外寻找人性,在岁月之外确认文明。换句话说,它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于,让我们在通往未来的时候可以尽早知晓,哪些是康庄大道,哪些是末路歧途 [6]。(人民日报 评)一切看似天马行空的文艺作品,都是在反映创作者当下所处的“现代”。如今身处的,就是一个赛博朋克的时代。这个看似繁荣的空前盛世,其实一直潜藏着人性的深渊,向下滑落的大门,一直为所有人免费敞开。而且不同于可以随意通过“城头变幻大王旗”进行王朝循环的农业时代,工业革命开启的现代科技文明,因为消耗了太多的不可再生能源,已经无法在短期内重新从低技术状态“重启”了。人民从出生起就享受着的、看似天经地义的现代生活,其实是一个高度复杂、脆弱的“纸牌屋”。赛博朋克作品中刺眼的灰暗未来,其实是创作者们对当下读者送来的警示箴言。但希望依然存在,正如人类一步一步凭借理性的认知走到今天的历史所证明的,人性的深渊之中,同样存在着“天使”,存在着打破束缚、超越自我、追求至高自由的渴望与梦想。如何克服本性的束缚、放下固有的思维定式、打破如今诅咒一般越来越“现实主义”的赛博朋克幻想,开拓全新的未来可能,才是当下人类最迫切需要进行的“思维革命” [14]。(中国科学技术馆 评)相关作品播报编辑菲利普·K·迪克(1928.12.16—1982.3.2)的作品成为了赛博朋克类型作品的前身。“我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何谓真实?我甚至质疑这个宇宙,我想知道是否它是真实的,我想知道是否我们都是真实的!”迪克常将笔下人物放进虚构的世界,一个被他质疑其构建和制度的世界。这些故事看似荒谬的幻想,角色们发现他们每天生活的世界是个假像,产生自外部的实质世界。所有他的著作都建立在“没有一个单独、客观存在的真实”这个基本假设。菲利普·迪克笔下是一个衰败的世界,是文明的深深没落,是科技的重重沦陷。狄克生前没有得到世人认可,但在他死后,他的书不停地再版。他被惊呼为我们时代的伟大作家和前卫作家,也可能是最让人吃惊和震撼的作家。有人用他的名字设立了科幻奖。他的小说频频被翻拍成电影,除了科幻片史上有名的《银翼杀手》,还有《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记忆裂痕》《强殖入侵》等。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蔓生三部曲”威廉·吉布森由于他的小说《神经漫游者》(1984年)而通常被人们与赛博朋克联系起来。他注重风格、角色成长以及传统科幻小说的氛围,神经浪游者曾被授予雨果奖及星云奖。根据术语档案(Jargon File),吉布森对计算机和当今黑客文化认识不深,使他对计算机和黑客在将来的角色有着特别的推测,而这种看法对黑客们来说天真得令人愤怒,却又令他们感到非常刺激。其他著名的赛博朋克作家包括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鲁迪·鲁克(Rudy Rucker)、帕特·卡蒂甘(Pat Cadigan)、杰夫·努恩(Jeff Noon)以及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值得一提的是斯蒂芬森,他被认为是后赛博朋克(postcyberpunk)的代表,尽管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区分很没必要。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因他荒凉的笔触、愤世嫉俗的世界观和残断的文字,强烈地影响了此流派的作者。赛博朋克的世界是一个反乌托邦的、黑色电影(film noir)的绝望世界。菲利普·K·迪克对此流派也有很大影响。他的作品主题包括社会荒颓、人工智能、偏执狂以及现实及某种虚拟现实间模糊的界限。弗诺·文奇,作为赛博朋克流派中活跃的作家,弗诺·文奇拥有极高的声誉,在硬科幻小说写作方面很有一手。他的小说逻辑严密,情节紧凑,展示出科技的奇妙之处,尤以细节的缔造和令人惊叹的预见力著称。大量细致又经得起推敲的描述让虚构出的“异世界”及生活其中的种族几可乱真。和他本身的科学素养大有关系,弗诺·文奇本身就是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1981年的《真名实姓》使他声名大噪,1992年的《深渊上的火》获得雨果奖,2000年又以该书前传《天渊》击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再获雨果奖。后期的赛博朋克的电影有雷德利·斯科特1982年所执导的电影《银翼杀手》,是几部菲利普·狄克的著作所改编的电影之一;《捍卫机密》(1995年)和《新玫瑰旅馆》(1998年)。两部电影基于威廉·吉布森的短篇故事,然而票房和评价方面皆不理想;《黑客帝国》系列(1999年—2003年)则是少数非常成功的赛博朋克电影。近期加入此类别的电影制作包含了原本1982年电影的续作《银翼杀手2049》(2017年)、《升级》(2017年)、改编自1990年代日本漫画《铳梦》的《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年),以及2018年Netflix的影集《副本:义体置换》。电子游戏、桌面游戏和桌上角色扮演游戏,例如《赛博朋克2077》和《暗影狂奔》系列,其故事情节经常受赛博朋克文学和电影强烈的影响。90年代初开始,一些时尚和音乐的趋势也被称为赛博朋克。赛博朋克也在日本动画和日本漫画中占据重要位置:《阿基拉》《铳梦》《攻壳机动队》《玲音》《电脑线圈》《死亡代理人》《BLAME!》《心理测量者》《苹果核战记》等作品在当中是最为著名的。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赛博朋克到底是什么意思? - 知乎
赛博朋克到底是什么意思?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科幻赛博朋克(Cyberpunk)赛博朋克到底是什么意思?赛博朋克怎么解释?是种什么风格?怎么定义?显示全部 关注者9,519被浏览8,099,211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 132946 条评论分享772 个回答默认排序知乎用户试想一下你生活在漂亮国你是一个格子间的打工人,你每天从拥挤的小房间里醒来,卧室小得只能放一张床。你是被四面墙壁上定时播放的广告吵醒的,充100信用点的会员可以屏蔽广告,可是你想想还是算了。这一片区的邻居也都和你一样是这个大公司的员工。之所以扎堆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老城区的房租便宜,但是筒子楼楼挨楼层层叠叠令人窒息。不过你这里还好,你卧室的窗对面可以看到公司大楼。设计前卫,装潢简约,晶莹剔透的幕墙闪烁着耀眼的霓虹灯。里面一个厕所比你整个卧室还大。说起厕所,前几年公司的每个蹲位上都安装了计时器,准确记录了每个员工的带薪拉屎时间,统计成表格跟年终挂钩,每个月上厕所时间最长的会被主管谈话,运气不好就被辞退。所以从去年开始已经有同事安装人造膀胱了,可以每天只去一次厕所清空内存,但是有点贵,只有工作了十年的老员工有点积蓄才安得起。你说你还年轻,憋得住。但是常年工作你的颈椎不行了,偏偏城市一直都是下雨天,你给同事发了个消息吐槽下颈椎疼。然后你打开三维全息电脑准备工作,开机期间铺天盖地的弹着广告,到处都是人造颈椎,0首付,支持分期,没钱还可以贷款。你划了一下,价格贵的惊人,尤其是你们公司出产的人造义体。最后你还是选了一个无线电磁按摩仪,它可以和植入你大脑神经中枢的芯片连接,通过不间断地放电麻痹你的痛觉神经。不过你还是挑了一个价格中等的,因为听说最近地下黑帮会往按摩仪里面置入病毒程序,那种程序可以刺激芯片,让大脑释放几百倍的多巴胺,中招的人纷纷都会上瘾。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安全第一。之前你隔壁工位的同事就是粘上了这个电子毒品,不得不一直定期高价从黑帮手里买电子海洛因。后来还不起高利贷,隐私被恶意散布到网络上,受不了网暴就自尽了。他死了之后,全身的器官都被合法捐赠了,因为他的驾照上签署过遗体捐赠协议。但是除了大脑,大脑是最不值钱的,充满了记忆的大脑在那些人眼里只是装满了的垃圾袋。估计在他死之前,就被器官移植适配的人盯上了。现在每个人的基因信息都在数据库被剖析的一清二楚。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器官出了问题动动手指就能在数据库里找到合适的器官,这样他们又能继续活好几十岁,也许几百岁都说不定你的老板据说就是活了200岁了,但你从来没见过他真人。像他那样的上层人士住的地方在天上,那是一个利用反重力技术悬浮的小岛。漂浮在浓密的酸雨云层和混杂着废金属颗粒雾气的上方。那里据说能看到晴朗的太阳,能呼吸到不灼伤肺部的空气。辛苦工作了一天,你回到自己的格子间,突然停电了,原来房东又开始涨价了。你拿出一个充电宝,接上了一个小台灯,电量足够她发出几个小时的微光,好让这个孤独的夜里多一点生机。这时,窗外的公司大楼突然亮了起来,幕墙上巨大的投影广告屏打出新年快乐的图像。上面播放着你的老板的新年贺词,他穿着讲究,发型一丝不苟,端着酒杯,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自家花园里。他的狗在脚下的草坪自由自在地打滚,吃着牛排。你的老板说,今年通过大家的努力,公司市值翻了一番,希望大家明年继续努力,祝大家新年快乐。大楼发出夺目的光彩,各种绚丽的偶像载歌载舞,层出不穷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变幻的光亮也透过窗户照亮了你简陋的卧室。照亮了你坑坑洼洼潮湿发霉的地板照亮了你发黄的电子屏墙壁你的那盏小台灯此时看起来无比的昏暗,被淹没在外面像不要钱一样肆意挥洒的的光辉里可是,外面肆意挥洒的光辉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一动不动地盯着小台灯终于,电量耗尽,灯熄灭了很多赛博朋克的作品都把年代设置在21世纪初,虽然现在飞车星际旅行这些高科技还没实现,但是赛博朋克“ 高科技,低生活”的内核早已变成了现实。巨大的贫富差距,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金碧辉煌的豪宅和密集堆叠的贫民窟就只有一墙之隔,泰姬陵洁白的大理石沾上了对岸贫民窟铁皮窝棚的倒影。沙特高端游客区,人造喷泉无限制地挥洒,甚至还有人造雪地,另一边水比油贵,无数人死于饮用脏水带来的疟疾。政客在演讲台上慷慨激昂,把疫情变成脏水以邻为壑,染上新冠可以接受数十万美元一针的治疗再直升机送回白宫,大街上平民连检测都排不上号,变成郊区深埋的一具具尸体,然后政客还要说一句,也许这就是生活。科技成为了剥削者用来奴役压榨的工具,将被剥削者逐渐异化成生产机器的附庸。你以为入职公司给你发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其实是公司给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配了一个人。什么是赛博朋克,这就是赛博朋克感谢大家的dark♂力支持,我也是一个科幻老粉。很多朋友提到了《黑镜》,我去看了下,黑镜S1E2很震撼,主题很深刻,推荐大家看看。然后就是评论区几位朋友说我抄袭,确实开头从只能放下床的格子间被广告屏叫醒的场景跟《黑镜》很像,不过上来就是一个抄袭的罪名,我可真的坐不住了,得给自己解释下。四面墙上有显示屏的格子间。这个概念在科幻作品里已经被用烂了好嘛,为了突出信息技术发达,很直观的表现就是获取信息窗口数量的激增(简单说就是无处不在显示屏),以及人与周边环境的可交互性大大提升(可触碰),所以综合两者,在科幻作品里很多场景都会表现一种“到处都是触摸显示屏”的感觉。桌子,墙壁,门窗,只要是玻璃的都可以交互显示。我也不知为什么是倒的,大概想治治我的颈椎病比如《三体》里面那张床很快移人了一堆仪器中问,医生的白大褂变成纯白色,他用手指在墙上点丁一下,有三分之一的墙面被激活成显示屏,上面显示着复杂的曲线和数据,医生开始紧张地操作。在缓缓移过的走廊墙壁上,罗辑也看到了许多被激活的显示区,它们大小不一,随机点缀在墙上,其中一部分还显示着罗辑来不及看清的动态图像,好像是使用者离开时忘记关闭而留下的。因为墙壁上到处都可以激活成显示屏,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为了堵喷子我还专门回去翻到了三体这一段)你说我抄袭黑镜,不如说我抄袭三体吧,好歹抄个更经典的不是?(而且,这个整个墙壁和天花板都是显示屏的设定其实不太合理,电子显示屏这种持续发光的东西都要解决散热的问题,比如商场的巨幅广告led屏幕,背后都有散热通风的设备,这个四个面都是电子屏幕的房间,里面也没有看到空调这些东西,黑人男主怕是要被热死。所以我的故事里设想的是四面墙上都是电梯广告屏幕PLUS)X10其次是被广告叫醒,现在很多人都会被电梯里不得不看的广告强迫观看吧?我只是把这个广告搬到室内而已,至于充会员才能跳过广告不是视频网站常规操作吗。你说我抄袭黑镜,那黑镜是在抄袭视频网站????还有说我抄袭黑镜那一集的,我真的要谢谢你,黑镜的思想深度比我这个即兴故事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故事节奏和内容也优秀到M78星云去了,而且故事内容完全不一样啊。还有说空中岛屿抄袭《阿丽塔》的,大哥,空中岛屿的设定小时候是没看过《格列佛游记》吗?格列佛游记里面的飞岛国“勒皮他”, 这个飞岛靠一块磁石操纵能随意升降,统治着飞岛外的大片领土和属国。那演播室的小朋友就要问了,孙悟空叔叔(划掉),那就是阿丽塔和你一起抄袭《格列佛游记》。众所周知,《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讽刺小说,这里的飞岛国就是在讽刺英国对爱尔兰的的统治和剥削。所以这里用住在天上和地上来区分富人阶级和穷人就是一个很直观的“通用设计“啊,用物理的分层来暗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层这种设定不要太多好吗,《逆世界》《北京折叠》《三体》~~~至于说描写场景风格相似的。《黑镜》《阿丽塔》《副本》《头号玩家》这些本来就是赛博朋克的经典作品,里面当然有代表赛博朋克的元素,巨大的广告屏、人造义体、拥挤的贫民窟、鸽子笼房间、地下黑帮,毒品,病毒,巨型企业,这些本来就是赛博朋克世界的常见元素啊。既然我也写的赛博朋克,故事里有这些元素这不是很正常嘛。 如果我和你都是人类,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注:此条抄袭亮剑李云龙),我能说你抄袭我吗? 看到很多朋友说有《黑镜》那味,我还是很开心的,因为《黑镜》的主题一直都是探讨发展的科技如果没有妥善利用,会反过来对人的生活造成怎样的伤害,这个跟“high tech,low life”的赛博朋克内核不谋而合,说我有那味,说明我想表达的意思大家也能get到。 所以,要是还是觉得用了元素或者相似场景是我抄袭,那我只能说开心就好。然后呢,昨天在评论区一位朋友推荐下我去看了黑镜S1E2,太震撼了。 故事开始是这样的,男主生活在一个平民都要蹬车发电的时代,每个人住在一个小格子间,每天蹬车里程换取工资用来消费。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都有显示屏,会强制播放广告,跳过要花钱,其中最多的广告就是色情电影和选秀广告。大部分人都是在木然地蹬车,一天过一天。男主小黑是里面比较有自由思想的人,不会过度消费,也很自律辛勤工作,账户余额很多,但是很没有生活的热情。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女主小白,小白人长得漂亮,而且歌唱得很好,小黑对他一见倾心,两人也在互动中互生好感。小黑鼓励小白去参加选秀,但是报名需要缴纳一大笔钱,小黑义无反顾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给小白报了名。小白也幸运地获得了真人秀表演机会,然而在舞台上,评委们表示美丽的歌喉不缺,缺的是有美丽歌喉的色情女星。并以永远不用蹬车,成为人上人为条件蛊惑小白。小白在面对三位鸡贼的评委和台下无数的观众(就是白天工作的蹬车人们),最终妥协了,投身色情行业。小黑崩溃了,在自己的格子间看到女主的色情广告痛苦的闭上眼,但是广告检测到闭眼是会暂停的,并会一直催促小黑睁眼看完(这一幕太残忍了,男主演技在线)。从此小黑暗下决心,要攒钱去选秀场上痛斥评委和这些观众还有这个制度。最后小黑在舞台上用玻璃碎片自杀为威胁,发表了那篇痛斥的真情流露,把这个制度的虚伪残暴冷漠恶毒都揭露了起来,并打算自杀“报复”。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结果,富有经验的评委话锋一转,将他这番“揭露”定义为一种新形式的show,并同样给了他成为人上人,不用蹬车的条件诱惑,让他放弃“报复”(我觉得这里评委不是真的觉得这是一场秀,而是临场想出的办法,不能让男主以死激发无数人的自由思考意志),最终,在全场的喝彩声中他做出的女主小白一样的选择,成为了一个靠咆哮怒斥制度走红的演员,成为了他讨厌的制度的一部分。非常地讽刺也非常深刻,女主的堕落,印证了资本为了逐利是不惜将美好碾碎的,它会将美人肢解剖开,拿出一根根骨头组装成更吸引眼球的丑陋东西。而男主小黑的堕落,则是揭开了资本更加可怕的一面:资本能将任何力量包装成为他们利用的工具,甚至是反对他们的力量。本来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小黑咆哮,变成了一个以此为卖点的新节目继续收割着流量。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黑镜》这部揭露现实的剧,可能只是资本用来作为卖点进一步逐利的工具。 近几年有很多反应黑暗现实的作品,《小丑》 《寄生虫》 它们每次都叫好又叫座,立意深刻,有口皆碑,直指黑暗现实,但是结果呢。沦为奥斯卡上的觥筹交错,成为上层人士的门面装点,寄生虫导演获奖后说要喝酒喝到天亮庆祝,他真的会关心住在地下室的人们不再被暴雨淹没吗?韩国频频上映的揭露政府揭露社会的电影,到底是医治毒疮的手术刀还是资本逐利的新工具谢谢大家,让我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一觉醒来就xx赞了”编辑于 2023-12-11 11:07赞同 6 万1,383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图形科学优质设计内容的分享者 关注加一些机械臂。加一些摩天楼。加一些霓虹灯。好像还不够?那就……加一些贫民窟。加一些雨夜景。加一些数码屏。OK!这,就是你画的赛博朋克。你问我,这难道不是赛博朋克吗?是;但是如果问我喜欢不喜欢,不喜欢。不是不喜欢赛博朋克,而是不喜欢这样的作品。在解释这个回答之前,我需要反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才是赛博朋克? 一、 什么才是“赛博朋克”?赛博朋克是一个音译词,其英文名称Cyberpunk,是Cyber和punk的合成词。Cyber:即控制论(Cybernetics),由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于1948 年在著名的《控制论:动物与机器的控制与交流》一书中发明并提出,他认为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在人类神经和机器系统中达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个名词听上去非常学术,不好理解,所以它还有另一种翻译,叫作“神经机械学”。Punk:即朋克,是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一种摇滚乐,不过,几经演变,朋克已经逐渐脱离了摇滚,甚至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化符号。朋克音乐诞生于二战之后的英国,在那样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本就脱胎于摇滚的朋克音乐,更是天生就带有着解放自由和反叛主流的精神特质。1960年,基于控制论的理论,NASA的两位科学家弗雷德•克林斯和内森•克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通过机械或医学手段增强人类的身体机能,让人类不穿宇航服也能够在外太空中生存?两位科学家将“控制论”(cybernetics)和“有机体”(organism)进行结合,首次将这种被机械技术强化了肢体和体能的增强人类命名为赛博格(Cyborg),即后来科幻作品里常见的“义体人”。“控制论”和“赛博格”为赛博朋克的发展奠定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终于在不久之后的科幻小说“新浪潮运动”中大放异彩。 二、赛博朋克的科幻作品“新浪潮运动”起于英国科幻,是科幻文学史上继坎贝尔主导的“黄金时代”之后又一次有意识的文学探索。在此之前,科幻小说几乎被太空冒险题材所垄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英国科幻作家逐渐对这种题材幻想、手法写实的美式科幻感到厌倦。他们认为,科幻小说不应该只重视外在探索而淡化人性本身;更不应该只强调对灵感和创意的追求,而忽略了文学和艺术上的缺陷,因此——科幻小说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刻。在这些原因的推动下,新浪潮运动(new wave)开始了。新浪潮作品一反美国科幻重视科技发展的传统,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神学作为题材选择,将现代文学思潮和哲学思潮带入科幻创作中。同时,受欧洲文化界内省和悲观主义倾向的影响,这些作家不再抱有美国科幻作家的乐观精神,冒险主义和英雄主义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常常是个人在巨大灾难前面的消极和无奈。赛博朋克,就起源于这种文学背景之下。1982年,菲里普·迪克的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掀开了赛博朋克的扉页,据其改编拍摄的电影《银翼杀手》,开创了赛博朋克的视觉先河《银翼杀手》概念设计图 by Syd Mead 1984年,威廉·吉布森创作的《神经漫游者》问世,探索了赛博朋克作为一种科幻类型的范畴,从而正式确立了赛博朋克的哲学体系和文学地位。这部同时获得“雨果奖”、“星云奖”与“菲利普·狄克奖”三大科幻小说大奖的著作,被公认为是《黑客帝国》的灵感起源。作者在书中,神一般地预言了20世纪90年代的计算机网络世界,他设定了一个计算机网络里的虚拟现实,并将其命名为赛博空间(Cyberspace)Governments of the Industrial World, you weary giants of flesh andsteel, I come from Cyberspace, the new home of Mind. On behalf of thefuture, I ask you of the past to leave us alone. You are not welcome among us. You have no sovereignty where we gather.工业世界的政府,你们这些肉体和钢铁的巨人,令人厌倦,我来自赛博空间,思维的新家园。以未来的名义,我要求属于过去的你们,不要干涉我们的自由。我们不欢迎你们,我们聚集的地方,你们不享有主权。*多谢大家指正,这一段话源自约翰·P·巴洛的《赛博空间独立宣言》,而不是《神经漫游者》,在此改正并致歉。 三、赛博朋克的精神实质经过历代科幻作品的描述,赛博朋克发生的背景已然成为共识。这些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正经历着科技迅猛发展的高速时代,当时的人们开始呈现出一种对科技发展的担忧,他们从起初的乐观和期待,逐渐转变成忧虑和恐惧。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科幻命题:是人类控制科技,还是科技控制人类?当这个疑问融入在赛博朋克反乌托邦式的背景里,答案则显得格外悲观:【时代背景】不久的未来,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社会生活,高智能产品层出不穷,义体人和仿生人屡见不鲜。但是,改变并不意味着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并未因此提高。【社会背景】高等科技导致财富和武力流向科技型寡头企业,社会群落不再以国家和地区划分,而是全都笼罩在由信息技术控制的巨大网络之下,导致社会制度崩坏,贫富差距悬殊。【环境背景】科技的发展带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破坏,酸雨、沙尘暴、遮天蔽日的乌云,废弃的无人区、拥挤的贫民窟、密集的摩天楼、晦暗的地下城,随处可见。科幻作家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曾经对此有过非常经典的描述,一直被认为是对赛博朋克的高度概括:在赛博朋克的世界里,掌握未来科技和无力负担科技成本的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因此高科技与低生活的现象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这些对比足以引发冲突,就构成了推动故事发展的矛盾。高端的科技和低等的生活,是矛盾的;繁荣的社会和破败的社区,是矛盾的;富有的企业和贫困的难民,是矛盾的;空旷的室内和逼仄的室外,是矛盾的;华丽的灯光和悲凉的气氛,是矛盾的。……赛博朋克就建立在这种种矛盾上,试图通过反思和反叛,去衡量科技将会在未来的生活中造成多大的社会影响。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斯特林说,“有些主题在赛博朋克中反复出现,比如身体入侵:机械义肢、植入芯片、面部仿真手术和基因突变;更重要的主题是心灵入侵:人脑-电脑交互、人工智能、神经化学——这都是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人性本质和自我本质的技术。”对于科技而言,科技本身是无罪的,却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变迁,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社会进步的禁锢;对于人类而言,他们对机械义肢所代表的高端科技,从期待、欢迎,到恐惧、厌恶,却又不得不与之共生,直到习以为常。这些同样是矛盾的,也是值得思辨的: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为什么能够让人解放的技术,往往会因为社会背景而成为一种枷锁? 四、赛博朋克的视觉特征说完了上面那些,最终我们还是需要回到起初的话题。之所以说简单拼凑的作品,并不能代表赛博朋克,是因为赛博朋克的视觉元素是与其背景紧密关联的:代表“高科技”的,比如摩天建筑、机械义肢:【摩天楼】赛博朋克里密集而高耸的摩天楼,是未来工业水平的体现,它们占据着高层次的空间地位,同时也暗示着拥有者高不可攀的社会地位。在有些近乎宗教宫殿式的宏伟建筑面前,社会底层的个人力量更显得微不足道。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义体人】肢体、器官、皮肤,甚至“人”都可以由机械制造,用机体强化人体的“赛博格”,是赛博朋克世界的常客,代表着科幻感和虚幻感。机械的冰冷和人性的温暖,往往在这种混搭的设定中发生置换,从而更加容易触及赛博朋克的实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代表“低生活”的,比如贫民窟、汉字/亚洲文化:【贫民窟】作为富有的对比,贫民窟代表着赛博朋克的底层世界,低下、拥挤、肮脏、混乱。香港的九龙寨城是现实中的典型范例。在动荡的20世纪,在中英的政治博弈中沦为“三不管地带”的九龙寨城,奇迹地发展出自成一体的蛮荒生态,这种社会形态启发了很多的赛博朋克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亚洲文化】赛博朋克的世界里有很多的亚洲文化元素,汉语、日文、艺伎等等,这并不是歧视,而是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和隔阂,使得亚洲古老文化对于西方世界有一种神秘性和新奇感。高端科技代表着对未来的未知,亚洲文化代表着对过去的未知,两者互为对照,都被填充进了赛博朋克的世界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此外,赛博朋克的世界里还常常出现雨天和人造光源:【雨】赛博朋克世界的天气时常不好,雨水是环境恶劣的一种反映(酸雨)。连绵的雨天,有时用于烘托悲凉的氛围,有时用于呈现错乱的视觉——地上积洼的雨水,倒映着城市上空绚丽的灯光,既是对光源的补充,也延展了这种虚伪的繁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人造光】由于科技对环境的破坏,赛博朋克的世界里总是黑云密布,导致自然光不足,所以常常用人造光源进行补充;同时,人造光源也用于对科技的展示和信息的传递,比如全息投影、广告屏、霓虹灯……无处不在的人造光源塑造了未来世界的繁华表象,但是也造成了二次污染——光污染。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银翼杀手》里充满了大量的霓虹灯场景,导致霓虹灯作为赛博朋克的经典元素,反复出现在后续的作品里。其实,这也是一个偶然,是当时剧组为了掩饰临时搭建的场景,使其不在强光源下露出破绽而作出的取巧之举。不只是霓虹灯,贫民窟、赛博格、FUI等等,也都只是赛博朋克的表现形式,它们可以指向,但是不能真正代表赛博朋克。“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不懂配色,赛博朋克。”如果简单地将赛博朋克的元素进行拼凑,而不去正视赛博朋克的精神内核,那么,赛博朋克的作品,迟早会沦为风格大于实质的空壳,最终成为笑谈。而那些起源于新浪潮运动的求索,终究也会消散在更新一代的后浪中。——————————————————————————————————最后,夹带两个私货:声明:文中所有图片素材源于网络,侵删,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图形科学CG”,转载时请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编辑于 2020-08-26 10:17赞同 2.3 万416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赛博朋克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赛博朋克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背景
2风格
3作品列表
开关作品列表子章节
3.1小說
3.2電影
3.3漫畫
3.4電視劇
3.4.1待上映
3.5動畫
3.6電子遊戲
4流行文化
开关流行文化子章节
4.1文学
4.1.1影响
4.2电影电视
4.3动画和漫画
4.3.1影响
4.4游戏
4.5音乐
5社会影响
开关社会影响子章节
5.1艺术与建筑
5.2社会与反社会
6相关流派
7常见元素
8參見
9參考資料
10外部链接
开关目录
赛博朋克
57种语言
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FryskGaeilgeGalegoעברית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 IndonesiaIdo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LietuviųBahasa MelayuNederlandsNorsk bokmål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 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 / srpskiSvenska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çeТатарча / 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 Việt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与「赛博朋克」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页,請見「赛博朋克 (消歧義)」。
提示:此条目页的主题不是赛博格。
在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中,高楼大厦和夜晚城市的霓虹灯光成为赛博空间的象征。从上到下:东京涩谷(日本)、纽约時報廣場(美国)、新来昂蒙特雷(墨西哥)和聖保羅(巴西)
赛博龐克(英語:cyberpunk,又譯電馭龐克[1])是「控制論」(cybernetics)與「龐克」(punk)的結合詞,基於資訊技術的科幻故事之分支。它的故事背景大都建立於「低端生活與高等科技的結合」(Combination of Low life and High tech)[2],普遍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再以一定程度崩壞的社會結構做對比[3];劇情框架時常關於社会秩序受到政府或超大型企業、祕密組織的高度控制,而角色利用其中的漏洞做出了某種突破。類似風格者還有分別基於蒸氣技術、生化技術的「蒸氣龐克」和「生化龐克」等等。
背景[编辑]
賽博朋克很大程度上诞生于1960至1970年代的新浪潮科幻運動(英语:New wave science fiction)。當時的菲利普·狄克、羅傑·澤拉茲尼、J·G·巴拉德、菲利浦·荷塞·法默(英语:Philip José Farmer)和哈蘭·艾里森等作家迴避了早期科幻小說的烏托邦傾向,嘗試描繪一个在毒品文化、科技以及性革命的衝擊下所帶來的新世界。1984年威廉·吉布森發表的代表性處女作《神經漫遊者》,吸取了朋克文化和早期的駭客文化,確認了賽博朋克的作為一門科幻類別的地位。其他同樣具有影響力的作者包括布魯斯·斯特林和鲁迪·拉克。日本的賽博朋克作品始於1982年大友克洋的系列漫畫《阿基拉》,其後1988年改編成的動畫電影使得這門科幻類別普及開來。
勞侖斯·普爾森曾嘗試定義賽博朋克文學運動的內涵和社會思潮:
經典的賽博朋克角色是邊緣且性格疏遠的獨行者。他們生活在社會群體的邊緣,一個彌漫反烏托邦氛圍的未來:日常生活受到急劇改變的科技影響,普及的電腦化資訊籠罩全球,以及侵入性的人體改造。——勞侖斯·普爾森(英语:Lawrence Person)[4]
賽博朋克的情節通常以人工智慧、駭客和巨型企業有關的衝突為主軸。場景傾向設在地球上不遠的未來,有別於以撒·艾西莫夫的《基地》或是法蘭克·赫伯特的《沙丘》等太空歌劇中的遙遠未來設定或是星系級視野。[5]設定通常是後工業的反烏托邦,側重在文明的動盪和科技被原發明者從未預期的方式所使用(「街道會為自己找到用途」[6])。許多這類作品的氛圍與黑色電影相呼應,書面作品通常使用偵探小說的技巧。[7]有些評論認為賽博朋克從文學運動轉為科幻小說的樣板是因為寫作者的數量有限,風格本身往更廣泛的文化形態過渡也是原因。[8][9][1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文說的基地系列和沙丘系列,現實世界中作者都在後來補充了一個前史,便是曾經有過像電腦叛客或者人工智慧叛變的歷史,而基地系列是直接引用作者的前作。
风格[编辑]
此章節尚無參考來源,內容或許無法查證。 (2019年12月16日)
英屬香港時期的九龍城寨,曾經是一個政府都不管(港英政府和滿清政府)的地方,體現了反乌托邦中的自由主义
赛博朋克作者试图从侦探小说、黑色电影和後現代主義中汲取元素,描绘20世纪最后20年數位化社会不为人知的一面。赛博朋克的反乌托邦世界,被认为是20世纪中叶大部分人所设想的烏托邦未来的对立面。
总的来讲,赛博朋克的风格主线,就是反映出科技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与脆弱渺小的人类个体之间的强烈反差,同时外界与内在,钢铁与肉体,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等矛盾在其中交织。看似对立,宿命却连结在一起。把人异化物化成为资源、工具,改造人成为主题。
布鲁斯·斯特林这样总结赛博朋克的特质:
“
待人如待鼠,所有对鼠的措施都可以同等地施加给人。闭上眼拒绝思考并不能使这个惨不忍睹的画面消失。这就是赛博朋克。
”
在赛博朋克文学中,大多故事发生在网络上、数碼空间中。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界线很模糊。此流派经常使用人脑和电脑的直接连接。
赛博朋克文学有着强烈的反乌托邦和悲观主义色彩。他们通常将视角放在未来科技高度发达的大时代下底层小人物上,描写太平盛世表象下社会的腐朽与人性的堕落,对未来做出悲观的预言。但也是在这阴暗的角落将会诞生怀有希望的英雄。
今天赛博朋克经常以隐喻义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大公司企业、政府腐败及社会疏离现象的担忧。一些赛博朋克作家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警示人类社会依照如今的趋势将来可能的样子。因此,赛博朋克作品写作的目的是号召人们来改变社会。
通常以有錢,有權,有勢的社會高層人士以驕傲,目空一切的態度看待在城市中犄角旮旯生存的過街老鼠為展開。
作品列表[编辑]
参见:賽博朋克作品列表
小說[编辑]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1968年)
《真名實姓》(1981年)
蔓生三部曲(英语:Sprawl trilogy):
《神經喚術士》(1984年)
《零伯爵(英语:Count Zero)》(1986年)
《重啟蒙娜麗莎(英语:Mona Lisa Overdrive)》(1988年)
《潰雪(英语:Snow Crash)》(1992年)
電影[编辑]
《银翼杀手》(1982年)(改編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銀翼殺手2049》(2017年10月)
《心機掃描》(2006年)
《巴比倫密碼》(2008年)
《攻殼機動隊》(2017年3月)
《人類升級》(2018年3月)
《犯罪急診室》(2018年5月)
《艾莉塔:戰鬥天使》(2019年)(改編自銃夢)
漫畫[编辑]
《阿基拉》(1982年)
《攻殼機動隊》(1989年)
《銃夢》(1991年)
電視劇[编辑]
《X档案》兩集包含賽博朋克主題:"Kill Switch"(1998年)"First Person Shooter"(2000年)
《超越时间线》(2012年)
《全面駭入》(2016年)
《碳變》(2018年)(Netflix)
待上映[编辑]
《銀翼殺手2099》(Amazon)[11]
《神經喚術士》(Apple TV+)[12][13]
《Cyberpunk 2077》[14]
動畫[编辑]
《PSYCHO-PASS 心理测量者》(2012年)
《愛x死x機器人》(2019年)(Netflix)
第1季第1集:索尼的優勢
第1季第3集:目擊者
第2季第3集:長生與新生
《銀翼殺手:黑蓮花》(2021年)
《赛博朋克:边缘行者》(2022年)(Netflix日本)
電子遊戲[编辑]
《網絡奇兵》(1994年;重製版2023年)
《網絡奇兵2》(1999年)
《駭客入侵系列》(2000年)
《VA-11 Hall-A:赛博朋克酒保行动》(2016年)
《電馭叛客2077》(2020年)
《幻塔》(2021年)(維拉時空版圖中的鏡都混合了中國風和賽博朋克的風格)
《Katana-Ra: Shinobi Rising》[15](2023年)
《Nobody Wants to Die》[16](2024年)
流行文化[编辑]
在早期的赛博朋克作品里,菲利普·狄克所著作的《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最受注目,小說亦被改編成1982年電影《银翼杀手》,可以被看作是賽博朋克風格和主題的典型例子[17]。此外,历史上第一部[來源請求]赛博朋克电视连续剧是1987年的电视连续剧《Max Headroom》,描绘了一个由电视网络寡头统治,且计算机黑客扮演核心角色的未来二元世界。此外,还有根据威廉·吉布森的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捍卫机密(1995年)与新蔷薇酒店(1998年),然而这两部电影的商业成绩和口碑均欠佳。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沃卓斯基姐妹导演的黑客帝国系列(1999-2003)和判官爵德(1995)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赛博朋克电影。
较新的赛博朋克作品有《银翼杀手2049》(2017年,对应1982年原版电影的续集),《爵德》(2012年,非1995年原版电影的续集),《艾莉塔:戰鬥天使》(2019年,改编自1990年发布的同名日本漫画),Netflix电视剧《碳變》(2018年,改編自英國作家理查德·K·摩根2002年的同名小說),最终幻想VII重制版(2020年,改编自1997年的同名原版电子游戏),以及电子游戏《赛博朋克2077》(2020年,改编自R. Talsorian Games于1988年发布的同名桌面角色扮演游戏)。
文学[编辑]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作家布鲁斯·贝思克(Bruce Bethke)在他1980年的短篇小说《赛博朋克》中创造了这个名词,该小说发表于1983年11月的《惊奇故事》中 。[18] 该词很快变得流行,在威廉·吉布森,布鲁斯·斯特林,帕特·卡迪根等人的作品中都有使用。其中,得益于同人志《便宜的真相》,斯特林成为了该运动的主要思想家。约翰·雪莉(John Shirley)撰写文章,表达了布魯斯·斯特林和鲁迪·拉克对于赛博朋克的重要性。雷蒙德·钱德勒因他荒凉的笔触、愤世嫉俗的世界观和残断的文字,强烈地影响了此流派的作者。赛博朋克的世界是一个反乌托邦的、黑色电影的绝望世界。菲利普·狄克对此流派也有很大影响。他的作品主题包括社会荒颓、人工智能、偏执狂以及现实及某种虚拟现实间模糊的界限。不过,约翰·布鲁纳(John Brunner)1975年的小说《冲击波骑士》(The Shockwave Rider)被许多人认为是第一本具有赛博朋克类型桥段的小说。[19]
威廉·吉布森由于他的小说《神经浪游者》(1984年)而通常被人们与赛博朋克联系起来。他注重风格、角色成长以及传统科幻小说的氛围,神经浪游者曾被授予雨果奖及星云奖。根据术语档案,吉布森对计算机和当今黑客文化认识不深,使他对计算机和黑客在将来的角色有着特别的推测,而这种看法对黑客们来说天真的令人愤怒,却又令他们感到非常刺激。[20]
早年间,赛博朋克曾被誉为彻底脱离经典科幻小说,是科幻小说活力的体现。[21]然而,此后不久,一些批评者开始挑战其作为创新运动的地位。这些批评家说,就叙事技巧和风格而言,1960年代的科幻新浪潮运动更具创新性。[22]例如,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的作品包含社会衰落,人工智能,偏执狂以及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等。[23]颇具影响力的赛博朋克电影《银翼杀手》(1982年)就是基于他的书《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1968年)。[24]在Pohl和Kornbluth的小说《Wolfbane》(1959)和羅傑·澤拉茲尼的小说《光与暗生物》(1968)中则提到了人类与机器的联机。
1994年,学者布赖恩·斯通希尔(Brian Stonehill)提出,托马斯·品钦1973年的小说《万有引力之虹》“不仅诅咒了,而且也预言了我们现在这浮光掠影般的网络空间”。[25]赛博朋克其他重要的前辈还包括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的两部最著名的小说,《被毁灭的人》和《目的地之星》,[26]以及弗诺·文奇的中篇小说《真名实姓》。[27]
影响[编辑]
科幻小说家大衛·布林将赛博朋克形容为“有史以来对科幻小说进行的最好的促销活动”。它可能没有吸引到“真正的朋克”,但它确实吸引了许多新读者,并且为后现代文学评论运动提供了诱人的素材。布林认为,赛博朋克使科幻小说对学者更具吸引力。此外,它使科幻小说在好莱坞和整个视觉艺术圈眼中,变得更有利可图。[28]
弗雷德里克·詹姆森认为赛博朋克“如果不是后现代主义,就是晚期资本主义的至高文学表达”。[29]
赛博朋克进一步启发了许多不在“原创赛博朋克“之列的专业作家,将其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如乔治·亚历克·埃芬格(George Alec Effinger)的 《重力失灵时》。由路易斯·罗塞托(Louis Rossetto)和简·梅特卡夫(Jane Metcalfe)创立的《连线》杂志融合了新技术,艺术,文学和时事,吸引了当今的赛博朋克迷。宝拉·尤(Paula Yoo)声称:“这证明了铁杆黑客,多媒体嬉皮,网络朋克和蜂窝网络怪人将要统治世界。”[30]
电影电视[编辑]
《银翼杀手》(1982年)至今仍然是最有影響力的赛博朋克電影
电影《银翼杀手》(1982年)—— 改编自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 小说设定在反乌托邦的未来,被称为复制体的人造生物是在太空殖民地使用的奴隶,并被地球上被各种赏金猎人作为合法猎物“退休”(杀死)。尽管《银翼杀手》的银幕发行并未大获成功,但它在家庭影片市场上获得了观众的欢迎,并成为了一部经典的邪典电影。[31][32]由于电影忽略了迪克原著小说的宗教和神话元素(例如,移情盒和威尔伯·默瑟),因此比小说更严格地属于赛博朋克风格。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后来透露,在初次观看这部电影时,他惊讶于这部电影的画面与他当时正在创作的小说《神经漫游者》的想象画面非常一致。此后,该片的氛围影响了许多赛博朋克电影,例如使用各种赛博朋克元素的《黑客帝国三部曲》(1999-2003)。
此外,“暗黑科幻”作为一种混合电影流派,是一种将新黑色电影与科幻小说或赛博朋克相结合的作品。它包括许多赛博朋克电影,例如《银翼杀手 》,《爆裂都市》,[33]《机器战警》,《十二只猴子》,《割草者》,《黑客》,《硬件》和《末世纪暴潮》。
《Johnny Mnemonic(英语:Johnny Mnemonic (film))》(1995年)和《New Rose Hotel(英语:New Rose Hotel (film))》(1998年)[34][35]。兩部電影基於威廉·吉布森的短篇故事,然而票房和評價方面皆不理想;《駭客任務系列》(1999年-2003年)則是少數非常成功的賽博朋克電影。近期加入此類別的電影製作包含了原本1982年電影的續作《銀翼殺手2049》(2017年)、《人類升級》(2017年)、改編自1990年代日本漫畫銃夢的《艾莉塔:戰鬥天使》(2019年),以及2018年Netflix的影集《碳變》。
动画和漫画[编辑]
与起源于新浪潮科幻小说文学的西方赛博朋克不同,日本赛博朋克起源于地下音乐文化,尤其是1970年代的J朋克音乐。电影制片人石井崇吾(Sogo Ishii)通过朋克电影《高中大恐慌》(1978)和朋克摩托电影《狂雷街区》(1980)将这种亚文化介绍给日本电影,两者都描绘了朋克的叛逆和无政府状态,后者则以朋克摩托帮为美学特色。石井的朋克电影为大友的开创性赛博朋克作品《阿基拉》铺平了道路。[36]
赛博朋克动漫和漫画借鉴了未来主义的视野,这种视野具有与西方科幻小说相同的元素,因此在日本以外的国家也得到了广泛的国际认可。赛博朋克的概念化正在向前演化,着眼于变为新的全球文化。它是一种目前尚不存在的文化,因此日本对赛博朋克未来的概念化似乎与西方国家一样重要,尤其是在西方赛博朋克经常包含许多日本元素的情况下。[37]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是日本的常客,他发现自己对日本的许多看法已成为现实: 现代日本简直就是赛博朋克。日本人自己知道并且为此感到高兴。我记得我第一次到涩谷,当时带我去的年轻东京记者,他的脸被无数霓虹映照,对我说:“你看?这是《银翼杀手》镇。” 我说,是的,简直太像了。赛博朋克主题出现在许多动漫和漫画中,包括突破性的 《亞基拉》,《苹果核战记》,《攻殼機動隊》,《死亡代理人》,《無限地帶23》,《迷宫物语》,《午夜之眼》,《電腦都市OEDO 808》,《泡泡糖危机》 ,《AD特警》,《新世纪福音战士》,《玲音》,《電腦線圈》,《BLAME!》和《心靈判官》。
影响[编辑]
《阿基拉》(1982年漫画)及其1988年的动画电影影响了动画,漫画,电影,音乐,电视和游戏中的许多作品。[38] [39]《阿基拉》被认为对好莱坞电影有着重大影响,例如《黑客帝国》,[40]《超能失控》 ,[41]《時凶獵殺》,[42]《午夜逃亡》和《盗梦空间》。同时,其也影响了带有朋克风格的电子游戏,例如小岛秀夫的《掠夺者(英语:Snatcher (video game))》[43]和《潛龍諜影系列》,[44]Valve的《戰慄時空》系列,[45] [46]和Dontnod Entertainment的《記憶駭客》。[47]《阿基拉》也影响了音乐作品,例如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在《Stronger》的MV中向阿基拉致敬,卢佩·菲亚斯科(Lupe Fiasco)的专辑《Tetsuo & Youth》以“Tetsuo Shima”命名。[48]电影中金田的摩托车,出现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49]和CD Projekt的电子游戏《赛博朋克2077》中。[50]
数字雨的一种,类似于《攻殼機動隊》和《黑客帝国》中使用的图像。
攻壳机动队(1989年)也影响了许多著名的电影人。其1995年的动画片电影改编作品激发了Wachowskis的灵感,创作了黑客帝国(1999年)及其续集。[51]《黑客帝国》系列汲取了一些《攻壳机动队》的概念,包括代码瀑布,人物通过脖子后的接口进入矩阵等。[52]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 史蒂芬·史匹柏的《AI人工智慧》和乔纳森·莫斯托的《偽能叛變》也和其有相似之处。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称其用《攻壳机动队》作为灵感来源,[53]认为它对《阿凡达》有影响。[54]
OVA《無限地帶23》(1985年)与《黑客帝国》有许多相似之处。[55]日本漫畫《銃夢》对电影制片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产生了显着影响。比如他的电视连续剧《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以及他是2018年《艾莉塔:戰鬥天使》电影改编版的制片人。[56]
游戏[编辑]
赛博朋克电子游戏有很多。受欢迎的系列包括《最终幻想VII》及其衍生品和重制版, [57]女神转生系列,小岛的《掠夺者(英语:Snatcher (video game))》和《合金装备》系列,《杀出重围》系列,《暴力辛迪加》系列以及《网络奇兵》系列。 其他游戏,例如《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和《黑客帝国》系列,均有基于电影版的角色扮演游戏。
还有几款名为赛博朋克的RPG ,分别是R. Talsorian Games(英语:R. Talsorian Games)的《赛博朋克》,《賽博朋克2020》和《赛博朋克 v3》,以及Steve Jackson Games作为GURPS家族的发行的《GURPS赛博朋克》。与FASA制作的游戏《闇影狂奔(英语:Shadowrun)》不同,《赛博朋克2020》设计参考了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作品背景,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他的认可。两部作品都设定近未来,赛博技术成为世界的主流 。此外,Iron Crown Enterprises发布过一个名为《赛博空间》的RPG,之后绝版了几年,直到最近才以在线PDF形式重新发布。
近年的赛博朋克电子游戏則有 Ion Storm 開發的《Deus Ex》系列(2000年~)、 Bloober Team(英语:Bloober Team) 的《observer(英语:Observer (video game))》(2017年)、 Rune Heads(英语:Rune Heads) 的《 Conglomerate 451(英语:Conglomerate 451) 》(2020年)以及 CD Projekt Red 的《赛博朋克2077》(2020年)……等等。其中,《赛博朋克2077》是一款基于桌游《赛博朋克2020》的第一人称開放世界角色扮演電子游戏。[58] [59] [60]
音乐[编辑]
赛博朋克音乐的起源来自于音乐合成器 —— 其大量用于赛博朋克的电影,例如《逃离纽约》(1981)和《银翼杀手》(1982)。 [61]一些音乐家也因美学风格和音乐内容被归类为赛博朋克。其作品通常表达对未来的反乌托邦愿景或生物力学主题。音乐被归类为赛博朋克的乐队包括“Psydoll(英语:Psydoll)”、“前线集会”、“Clock DVA(英语:Clock DVA)”、“Angelspit(英语:Angelspit)”和“Sigue Sigue Sputnik(英语:Sigue Sigue Sputnik)”。
社会影响[编辑]
艺术与建筑[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赛博朋克
柏林的索尼中心
一些新未来主义艺术作品和城市建筑被赛博朋克所影响,如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的索尼中心。[62]
社会与反社会[编辑]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0年7月7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赛博朋克小说还启发了几种亚文化,其中包括19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赛博电子反文化。赛博电子的拥护者自称为“赛博朋克”,试图将迷幻艺术和毒品运动与网络文化技术相融合。早期的信奉者包括蒂莫西·里里(Timothy Leary),马克·弗劳恩费尔德(Mark Frauenfelder)和 RU Sirius。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这种文化大幅消退。
赛博哥特(CyberGoth)是一种时尚和舞蹈亚文化,它从赛博朋克小说,狂欢和哥特式亚文化中汲取灵感。此外,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赛博朋克风[何时?]不同于赛博哥特,它从城市街头时尚汲取灵感,例如功能性服装,高科技运动服,战斗制服等。这种时尚命名包括“科技服装”,“哥特忍者”或“科技忍者”。
香港的九龙寨城(于1994年拆除)通常被称为典型的赛博朋克/反乌托邦贫民窟。因为其恶劣的生活条件,以及政治,地理和经济的孤立,让许多人对其独创性着迷。[63]
相关流派[编辑]
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使用赛博朋克的概念,新的科幻小说流派出现了。其中有些可以被视为超越了赛博朋克的标签,另一些则可以视为对较新领域的合理探索,这些流派以不同的方式关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其中一个杰出的子类型是蒸汽朋克,它的设定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架空历史背景,结合了过时技术和赛博朋克惨淡的黑色电影世界观。蒸汽朋克这个词最初是在1987年左右的玩笑,用来形容提姆·鲍尔斯,詹姆斯·布莱洛克和K·W·杰特 的一些小说,但是吉布森和斯特林凭借他们的接龙小说《差分机》,使这个词成为认真使用的名称。[64]
另一个子类是1990年代初期的生物朋克(由生物技术主导的赛博朋克主题),它是基于生物技术而非信息技术的派生风格。在这些故事中,人们发生改变的方式不是通过机械手段,而是通过基因工程。保罗·狄·菲利波(Paul Di Filippo)被认为是最著名的生物朋克作家,其作品包括《发条女孩》,半严肃小说《ribofunk》。布鲁斯·斯特林的塑造者/机械师系列也被视为对生物朋克有着巨大影响。
包括蒸氣龐克(Steampunk)、雷射龐克(Raypunk)、柴油龐克(Dieselpunk)、原子龐克(Atompunk)等,此類流派的分類也被稱之為賽博龐克衍生體裁(cyberpunk derivatives)。
常见元素[编辑]
日本的澀谷,威廉·吉布森說過「現代的日本就是赛博朋克」
黑客(Hacker)
數位空間(信息空间)(Cyberspace)
虚拟实境(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控制论(Cybernetics)与仿生人(Androids)
半機器人(Cyborg)
都市扩张(Urban Expansion)与贫民窟(Ghetto)
反英雄(Anti-Hero)
超大型企業(Megacorporation)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人類增強(Human Augmentation)
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
恐怖主义(特别是计算机恐怖)(Terrorism)
參見[编辑]
日本賽博龐克
賽博格
賽博空間
超大型企業
公司王国
祕密組織
超人類主義
後人類主義
蒸汽朋克
柴油朋克
生化朋克
參考資料[编辑]
^ 《PC OFFICE》雜誌 2004年02月號 【想像力的邊疆】專欄 〈C‧Y‧B‧E‧R─PUNK!〉一文. [2020-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7).
^ Sterling, Bruce. Preface. Burning Chrome, by William Gibson, Harper Collins, 1986, p. xiv.
^ Hassler, Donald M. New Boundaries in Political Science Fic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英语: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8: 75–76. ISBN 1-57003-736-1.
^ Person, Lawrence. Notes Toward a Postcyberpunk Manifesto. Slashdot. October 8, 1999 [2019-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0).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Nova Express, issue 16 (1998).
^ Graham, Stephen. The Cybercities Reader. Routledge. 2004: 389 [2019-03-30]. ISBN 0-415-2795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9).
^ Gibson, William from Burning Chrome published in 1981
^ Gillis, Stacy. The Matrix Trilogy:Cyberpunk Reloaded. Wallflower Press. 2005: 75 [2019-03-30]. ISBN 1-904764-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3).
^ Murphy, Graham; Schmeink, Lars. Cyberpunk and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2017. ISBN 9781351665155.
^ Landon, Brooks. Science Fiction After 1900: From the Steam Man to the Stars.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164. ISBN 0415938880.
^ Gillis, Stacy. The Matrix Trilogy: Cyberpunk Reloaded. London: Wallflower Press. 2005: 3. ISBN 1904764339.
^ 《銀翼殺手 2049》續篇《銀翼殺手 2099》導演人選敲定!《追殺夏娃》茱蒂康默有望主演. 2023-03-15 [June 4, 2022].
^ 作者. 賽博龐克名著《神經喚術士》真人影集版籌拍中!「蝙蝠俠」羅伯派汀森有望主演. 出版者. 2024-02-20 [查閱日期] (語言). 引用的相關原文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 作者. 1984年里程碑式科幻小說《神經喚術士》即將改編成 Apple TV+ 影集!預言了駭客、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 出版者. 2024年3月02日 [查閱日期] (語言). 引用的相關原文 请检查|access-date=, |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 作者. Cyberpunk 2077正在製作真人電視節目. 出版者. 2023-10-06 [查閱日期] (語言). 引用的相關原文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 作者. 賽博龐克風格動作冒險遊戲《忍者 崛起》正式登陸 Steam 平台 透露 5 月更新計畫. 出版者. 2023-04-26 [查閱日期] (語言). 引用的相關原文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 作者. 比《電馭叛客2077》更遙遠!偵探冒險遊戲《Nobody Wants to Die》描繪2329年的紐約. 出版者. 2024-03-13 [查閱日期] (語言). 引用的相關原文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 The Cybercities Reader.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英语).
^ Bethke, Bruce. "Cyberpunk" Amazing Science Fiction Stories, Vol. 57, No. 4; November 1983 Lin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lue, Violet. Wetware: Cyberpunk Erotica First. Digita Publications. [20 Febr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 Jargon File definition.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 Brians, Paul. "Study Guide for William Gibson: Neuromancer (198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 James, Edward. Science Fic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 New York, 1994. p. 197
^ Eiss, Harry Edwin. Electric sheep 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 speculative fiction in a post modern world. 2014-03-25 [26 November 2016]. ISBN 9781443856362.
^ Cavallaro, Dani. Cyberpunk & Cyberculture: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Work of William Gibson. January 2000: 13 [26 November 2016]. ISBN 9780485006070.
^ Brian Stonehill, "Pynchon's Prophecies of Cyberspa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livered at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ynchon,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England, November 1994.
^ Booker, M. Keith. Monsters, Mushroom Clouds, and the Cold War: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Roots of Postmodernism, 1946–1964.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1: 60. ISBN 0-313-31873-5.
^ Grebowicz, Margret. SciFi in the Mind's Eye: Reading Science Through Science Fiction.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2007: 147. ISBN 978-0-8126-9630-1.
^ David Brin, Review of The Matri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PDF).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419 [2020-07-07]. ISBN 16172300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4-02).
^ Yoo, Paula. "Cyberpunk - In Print -- Hacker Generation Gets Plugged Into New Magaz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attle Times. Seattle, Wash.: Feb 18, 1993. pg. G.3
^ Kerman, Judith. Retrofitting Blade Runner: Issues in Ridley Scott's Blade Runner and Philip K. Dick's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Popular Press. 1997: 132. ISBN 0-87972-510-9.
^ CTheory.net. CTheory.net. [200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2).
^ Gibson, William. Burst City Trailer. 2006-07-21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1).
^ DVD Verdict Review – New Rose Hotel. Dvdverdict.com. 2000-01-10 [200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8).
^ 'New Rose Hotel': Corporate Intrigue, Steamy Seduction. Nytimes.com. 1999-10-01 [200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 Player, Mark. Post-Human Nightmares – The World of Japanese Cyberpunk Cinema. Midnight Eye. 13 May 2011 [23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 Ruh, Brian (2000), "Liberating Cels: Forms of the Female in Japanese Cyberpunk Ani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imeResearch.com December 2000.
^ How 'Akira' Has Influenced All Your Favourite TV, Film and Music. VICE. September 21, 2016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Akira' Is Frequently Cited as Influential. Why Is That?. Film School Rejects. April 3, 2017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7).
^ 200 Things That Rocked Our World: Bullet Time. Empire (EMAP). February 2006, (200): 136.
^ Woerner, Meredith. Chronicle captures every teen's fantasy of fighting back, say film's creators. io9. 2 February 2012 [25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6).
^ Rian Johnson Talks Working with Joseph Gordon-Levitt on LOOPER, Hollywood's Lack of Originality, Future Projects and More. Collider. 2012-09-25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9).
^ Hopper, Ben. Great Games Snatcher. GameCritics.com. February 20, 2001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1).
^ What is cyberpunk?. Polygon. August 30, 2018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4).
^ Half-Life tiene varias referencias a Akira. MeriStation (Diario AS). August 29, 2018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4) (西班牙语).
^ The most impressive PC mods ever made. TechRadar. June 14, 2018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6).
^ FEATURE: "Life is Strange" Interview and Hands-on Impressions. Crunchyroll. January 28, 2015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4).
^ Lupe Fiasco's 'Tetsuo & Youth' Avoiding Politics – Rolling Stone. Rolling Stone. 2013-10-25 [2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8).
^ Francisco, Eric. 'Ready Player One' Anime Easter Eggs Include Gundam, Voltron and Much More. inverse.com.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2).
^ Cyberpunk 2077 devs "will be significantly more open". PCGamesN. June 12, 2018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4).
^ Joel Silver, interviewed in "Making The Matrix" featurette on The Matrix DVD.
^ Rose, Steve. Hollywood is haunted by Ghost in the Shell. The Guardian. 19 October 2009 [26 Jul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8).
^ Rose, Steve, Hollywood is haunted by Ghost in the Shell, The Guardian, October 19, 2009 [July 27,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8)
^ Schrodt, Paul. How the original 'Ghost in the Shell' changed sci-fi and the way we think about the future. Business Insider. 1 April 2017 [14 June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6).
^ Megazone 23 - Retroactive Influence. A.D. Vision. [2010-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04).
^ Live-Action "Alita: Battle Angel" Finally Shows Its Hand. Crunchyroll. December 8, 2017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6).
^ Webster, Andrew. Redesigning Midgar, Final Fantasy VII Remake's gritty cyberpunk metropolis. The Verge (Vox Media). 9 April 2020 [18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5).
^ Everything we know about Cyberpunk 2077. pcgamer. [2018-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 Fillari, Alessandro. E3 2018: Here's Why Cyberpunk 2077 Had To Be A First-Person Game. GameSpot. 2018-06-14 [2018-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6) (美国英语).
^ Cyberpunk 2077 is CD Projekt Red's Next Game. IGN.com. 2012-10-18 [2012-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SHELLZINE. Cyberpunk Music: Origins and Evolution. shellzine.net. December 26, 2019 [February 1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Suzuki, David. Good News for a Change:How Everyday People Are Helping the Planet. Greystone Books. 2003: 332. ISBN 1-55054-926-X.
^ A New Look at Kowloon Walled City, the Internet's Favorite Cyberpunk Slum. 2014-04-03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7).
^ Michael Berry, "Wacko Victorian Fantasy Follows 'Cyberpunk' Mold,"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5 June 1987; quoted online by Wordsp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编辑]
科幻小說百科全書上的Cyberpunk
The Cyberpunk Directory—Comprehensive directory of cyberpunk resources
Cyberpunk Media Archive Archive of cyberpunk media
The Cyberpunk Project—A project dedicated toward maintaining a cyberpunk database, library, and other information
cyberpunks.com A website dedicated to cyberpunk themed news and media
查论编科學幻想概述(英语:Outline of science fiction)
作者(英语:List of science fiction authors)
定义(英语:Definitions of science fiction)
硬科幻
现世科幻(英语:Mundane science fiction)
軟科幻
历史(英语: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时间线(英语:Timeline of science fiction)
黄金时代
新浪潮(英语:New Wave science fiction)
类别
人类学(英语:Anthropological science fiction)
末日及后末日
基督科學幻想(英语:Christian science fiction)
气候变迁
科幻喜剧(英语:Science fiction comedy)
情景喜剧(英语:List of science fiction sitcoms)
濒死地球(英语:Dying Earth genre)
女性主义(英语:Feminist science fiction)
哥特科幻(英语:Gothic science fiction)
异世界(英语:Isekai)
自由主义(英语:Libertarian science fiction)
机甲
动漫
軍事科幻
平行宇宙(英语:Parallel universes in fiction)
现世科幻(英语:Mundane science fiction)
行星冒险(英语:Planetary romance)
科学传奇(英语:Scientific romance)
社会科幻(英语:Social science fiction)
太空歌劇
太空西部(英语:Space Western)
超级英雄(英语:Superhero fiction)
剑与星球(英语:Sword and planet)
黑科技(英语:Tech noir)
特攝片
怪兽
賽博朋克衍生體裁
赛博朋克
日式
蒸汽朋克
柴油朋克
生物朋克
奈米龐克
Template:太陽龐克
文化
大会(英语:Science-fiction convention)
世界科幻大会
粉丝群(英语:Science fiction fandom)
同人志(英语:Science-fiction fanzine)
研究(英语:Science fiction studies)
资料库
图书馆与博物馆(英语:Science fiction libraries and museums)
科幻博物馆
女性(英语:Women in speculative fiction)
地区
澳大利亚(英语:Australian science fiction)
孟加拉国(英语:Bengali science fiction)
巴西(英语:Brazilian science fiction)
加拿大(英语:Canadian science fiction)
智利(英语:Chilean science fiction)
华语地区
克罗地亚(英语:Croatian science fiction)
捷克(英语:Czech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爱沙尼亚(英语:Estonian science fiction)
法国(英语:French science fiction)
匈牙利(英语:Hungarian science fiction)
日本(英语:Japanese science fiction)
挪威(英语:Norwegian science fiction)
波兰(英语: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in Poland)
罗马尼亚(英语:Romanian science fiction)
俄罗斯(英语:Russian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塞尔维亚(英语:Serbian science fiction)
西班牙(英语:Spanish science fiction)
南斯拉夫(英语:Yugoslav science fiction)
奖项综合类
极光奖(英语:Aurora Awards)
钱德勒奖(英语:Chandler Award)
龙奖(英语:Dragon Awards)
雨果奖
日本星云奖
银河光谱奖(英语:Gaylactic Spectrum Awards)
影视类
儒勒·凡尔纳奖(英语:Jules Verne Award)
土星獎
文学、艺术、音频类
惊奇奖
奥瑞丽斯奖(英语:Aurealis Award)
英国科幻协会奖(英语:BSFA Award)
坎贝尔纪念奖(英语:John W. Campbell Memorial Award for Best Science Fiction Novel)
克拉克奖
库克奖(英语:Compton Crook Award)
德国科幻奖(英语:Deutscher Science Fiction Preis)
迪克奖
迪特玛奖(英语:Ditmar Award)
奋进奖(英语:Endeavour Award)
幻想实验室奖(英语:FantLab's Book of the Year Award)
银河奖
冈恩奖(英语:Jack Gaughan Award)
格芬奖(英语:Geffen Award)
金鸭奖(英语:Golden Duck Award)
大师奖(英语:Damon Knight Memorial Grand Master Award)
想象大奖(英语:Grand prix de l'Imaginaire)
哈兰德奖(英语:Paul Harland Prize)
海因莱因奖(英语:Robert A. Heinlein Award)
未知奖(英语:Premio Ignotus)
未来插画师奖(英语:Writers of the Future)
基希斯奖(英语:Kitschies)
兰博达奖(英语:Lambda Literary Award)
拉西茨奖(英语:Kurd Laßwitz Award)
軌跡獎
诺提勒斯奖(英语:Nautilus Award)
星云奖
诺莫奖(英语:Nommo Award)
诺顿奖(英语:Andre Norton Award)
秒差距奖(英语:Parsec Awards)
普罗米修斯奖(英语:Prometheus Award)
瑞思灵奖(英语:Rhysling Award)
SFERA奖(英语:SFERA Award)
侧面奖(英语:Sidewise Award for Alternate History)
云雀奖(英语:Edward E. Smith Memorial Award)
史铎金奖(英语:Theodore Sturgeon Award)
旭日奖(英语:Sunburst Award)
奇幻之星(英语:Tähtifantasia Award)
土耳其科幻奖(英语:TBD Science Fiction Story Award)
提普兰奖(英语:Otherwise Award)
阿波罗大奖(英语:Prix Apollo Award)
翻译奖(英语: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Translation Awards)
乌拉尼娅奖(英语:Urania Award)
沃戈尔奖(英语:Sir Julius Vogel Award)
未来作家奖(英语:Writers of the Future)
扎伊德尔奖(英语:Janusz A. Zajdel Award)
媒体文学
漫画
杂志(英语:Science fiction magazine)
小说
短篇小说(英语:List of science fiction short stories)
出版商(英语:List of science fiction publishers)
舞台
歌剧(英语:Science fiction opera)
戏剧(英语:Science fiction theatre)
电影
电影史(英语: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films)
电影(英语:Lists of science fiction films)
印度(英语:Science fiction films in India)
日本(英语:Japanese science fiction)
动画电影(英语:List of science fiction anime)
特摄电影
电视
电视节目(英语:List of science fiction television programs)
澳大利亚(英语:Australian science fiction television)
英国(英语:British television science fiction)
加拿大(英语:Canadian science fiction television)
日本(英语:Japanese science fiction)
动画剧集(英语:List of science fiction anime)
特摄剧集
美国(英语:U.S. television science fiction)
主题(英语:List of science fiction themes)应用
天文工程(英语:Astronomical engineering)
AI叛变
人工智慧
暫停生命
隐形装置
全息摄影(英语:Holography in fiction)
隐形(英语:Invisibility in fiction)
海洋(英语:List of maritime science fiction works)
人體冷凍技術
巨型结构
戴森球
套娃脑(英语:Matrioshka brain)
恒星引擎(英语:Stellar engine)
空间站与栖息地(英语:Space stations and habitats in fiction)
意識上傳
纳米技术(英语:Nanotechnology in fiction)
器官移植(英语: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fiction)
假体(英语:Prosthetics in fiction)
机器人与仿生人(英语:List of fictional robots and androids)
自我修复机器(英语:Self-replicating machines in fiction)
模拟意识(英语:Simulated consciousness in fiction)
模拟现实(英语:Simulated reality in fiction)
太空武器(英语:Space warfare in fiction)
快子(英语:Tachyons in fiction)
外星环境地球化(英语:Terraforming in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量子魔法(英语:Technomancy)
时间观察器(英语:Time viewer)
研究
费米悖论
祖父悖論
时间旅行(英语:Time travel in fiction)
生命(英语:Biology in fiction)
生物武器(英语:Biological warfare in popular culture)
能量体(英语:Energy being)
演化(英语:Evolution in fiction)
外星生物(英语:Extraterrestrials in fiction)
列表(英语:List of fictional extraterrestrials)
基因工程(英语:Genetic engineering in science fiction)
性别(英语:Gender in speculative fiction)
集体意识(英语:Group mind (science fiction))
寄生物(英语:Parasites in fiction)
性与性倾向(英语:Sex and sexuality in speculative fiction)
互利共生(英语:Symbiosis in fiction)
物理查论编虚构作品中的时空及空间异常(英语:List of Star Trek regions of space)时空现象
黑洞(英语:Black holes in fiction)
超空間
时间旅行(英语:Time travel in fiction)
技术领域超光速
安塞波(英语:Ansible)
布姆通道(英语:New Gods)
超空間
超光速驱动器(英语:Hyperdrive)
弱惯性(英语:Inertialess drive)
滑流(英语:Slipstream (science fiction))
空间折叠(英语:Space folding)
瞬间移动(英语:Teleportation in fiction)
曲速引擎
虫洞(英语:Wormholes in fiction)
随身洞(英语:Portable hole)
星门
超微波(英语:Ultrawave)
现实
地球(英语:Earth in science fiction)
海姆理論
力场(英语:Force field (fiction))
多重宇宙
平行宇宙(英语:Parallel universes in fiction)
星球(英语:Planets in science fiction)
恒星与行星系统(英语:Stars and planetary systems in fiction)
广义相对论
超光速通讯(英语:Faster-than-light communication)
虫洞(英语:Wormholes in fiction)
社会
古代太空人(英语:Ancient astronauts in popular culture)
外星入侵
外星语言
非裔科幻(英语:Black science fiction)
改造人
邪恶企业
女性主义(英语:Feminist science fiction)
第一类接触
弗兰克斯坦情结(英语:Frankenstein complex)
銀河帝國
LGBT(英语:LGBT themes in speculative fiction)
自由主义(英语:Libertarian science fiction)
政治观念(英语:Political ideas in science fiction)
宗教思想(英语:List of religious ideas in science fiction)
科幻恐怖片(英语:List of science fiction horror films)
超人类主义(英语:Transhumanism in fiction)
提升
世界政府(英语:World government in fiction)
考古学(英语:Xenoarchaeology)
相关
架空历史
奇幻
科學奇幻
谍战科幻(英语:Spy-Fi (subgenre))
虛構科技
未来
假定未来史(英语:Future history)
恐怖小說
魔幻现实主义
机甲
橡胶科学(英语:Rubber science)
科技與社會
推想小说
超级英雄小说(英语:Superhero fiction)
超自然小说(英语:Supernatural fiction)
怪奇小說
科技惊悚(英语:Techno-thriller)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小说(英语:Utopian and dystopian fiction)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4%AA%E9%99%BD%E9%BE%90%E5%85%8B
分类 · 主题 · 相关模板
查论编科幻元素主題
太空歌劇
宇宙戰爭
異世界
失落的世界
海洋
英雄
外星生命入侵
外星人
反乌托邦
第一次接觸
進化
赛博朋克
蒸汽朋克
世界末日
反攻人類
末日後的世界
統合危機
暫停生命
時光旅行
時間可逆的矛盾
平行世界
竄改歷史
轉生
復古未來主義
宇宙
宇宙空間
星
太陽系
太陽
地球(英语:Earth in science fiction)
銀河系
黑洞
星際物質
太空探索
火箭
太空飛行器
載人天空計劃
太空站
太空船
超光速航法
曲速飛行
宇宙移民
質量投射器
太空電梯
戴森球
外星生命
不明飛行物體
史前时代
小说(英语:Prehistoric fiction)
维度
四维空间(英语:Fourth dimension in literature)
生命
突變
腦
意識
心靈潛水
多重人格
超能力
基因
长生不老
人工生命體
重現生命
復活
克隆
生化危機
納米科技
未確定生物
怪物
生命延續
病毒
未來生物
情報生命體
丧尸
科技
机器人
仿生人
改造人
生化人
動力服
電腦
人工智能
互聯網
駭客
虛擬實境
光學武器
衛星武器
磁炮
坦克
戰鬥機
船艦
隱形
重力控制
防禦力場
失落的技術
擬似科學
意识上传
人體冷凍技術
生物工程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核武器
生化武器
脑机接口
流行文化
小说
漫画
电影
电视剧
电子游戏
分类
主题
相关模板
规范控制
GND: 4291327-5
J9U: 987007579254005171
LCCN: sh201200008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赛博朋克&oldid=81887848”
分类:赛博朋克科幻類型次文化对资本主义的批评隐藏分类:引文格式1错误:日期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CS1英语来源 (en)CS1西班牙语来源 (es)CS1美国英语来源 (en-us)使用多个图像且自动缩放的页面含有英語的條目自2019年12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由本地定义自2020年7月缺少来源的条目有非常模棱两可或者十分空泛语句的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00:32。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赛博朋克是什么?六个字足矣概括 - 知乎
赛博朋克是什么?六个字足矣概括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赛博朋克是什么?六个字足矣概括菲想家科幻文创赛博朋克,是英文“Cyberpunk”的音译词,又被称为数字朋克。Cyberpunk是由“Cybernetics-控制论”与“Punk-朋克摇滚音乐流派”这两个单词结合而来,是科幻的一大分支。通常来讲,如果某部作品被贴上了“赛博朋克”的标签,那么,一般情况下,这部作品都符合威廉·吉布森提出的——“高等科技与低端生活的结合”(combination of lowlife and high tech)这一标准设定。两次获得雨果奖的著名科幻小说家布鲁斯·斯特林,同时也是赛博朋克的定义者,曾这么定义赛博朋克:待人如待鼠,所有对鼠的措施都可以同等地施加给人。闭上眼拒绝思考并不能使这个惨不忍睹的画面消失。这就是赛博朋克。可见,赛博朋克的世界整体弥漫着一股灰暗无力的基调,人只能以融合了冰冷机械的血肉之躯如蝼蚁般存在。在美国科幻小说家劳仑斯·普尔森眼中,这类作品同样是悲观主义的深渊:经典的赛博朋克角色是边缘且性格疏远的独行者。他们生活在社会群体的边缘,一个弥漫反乌托邦氛围的未来:日常生活受到急剧改变的科技影响,普及的计算机化信息笼罩全球,以及侵入性的人体改造。事实上,传统定义的赛博朋克世界,往往并未遭遇核战、瘟疫或外星人入侵等灭顶之灾,生活的压抑也并非来源于战争爆发、物资短缺等现实问题。它幻想的往往只是,顺应现存社会发展下去的一种高科技社会形态的可能。它用讽刺、暗示等手法,警告着现在的人们,对待科技与网络应有更谨慎的态度。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用以下“赛博朋克”具有的几个特点,来区分它与其他朋克系科幻作品的不同:● 时间设定在不久的将来,而非架空或遥远的未来;● 统治方借由绝对科技优势实施统治;● 统治方可以是某宗教、政党、AI或大财阀;● 高等科技与低端生活相结合;● 底层人与AI、黑客或大型财阀间存在冲突;● 个体试图推翻腐朽的原社会秩序;● 人与机械相融合。赛博朋克,或许这四个字对很多人来说都还很陌生,具体含义也不是很清晰,但它早已在人们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融入了大家的生活。“高科技,低生活”这六个字就足以概况其核心特征。它是一种基于现实对未来的猜想。它提醒着我们,思考人与机械的边界。当我们有一只机械手臂的时候,我们还是人类;当科技足够发达,我们允许自己像阿丽塔一样,只有大脑是自己的时候,我们还是否是我们?如果连大脑这个容器也可以被其他物质代替,来储存人类的经历与记忆,当我们成为了永恒的意识,那我们是否还是我们?思考这些颠覆性的问题,有助于大家更加谨慎地面对现如今的科技。科幻提供了无数种可预见的未来,或许从中,我们能得知,哪些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发布于 2019-08-16 15:43赛博朋克(Cyberpunk)科幻赞同 1605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刷爆朋友圈的“赛博朋克”,到底是啥意思?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圈的“赛博朋克”,到底是啥意思?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刷爆朋友圈的“赛博朋克”,到底是啥意思?2020-12-27 18:50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字号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欢迎来到夜之城"。要问今年最受万众期待的游戏是什么?朋友圈的刷屏、微博热烈的讨论都在告诉我们答案。那当然是《赛博朋克2077》了!12月10日,由波兰知名游戏开发商CD Projekt RED所推出的《赛博朋克2077》正式上线,在无数玩家的翘首以盼下,这款游戏一上线就引起了全球游戏市场的广泛关注,更是成为继《CS:GO》、《绝地求生》之后Steam平台上新的现象级游戏。开发商表示,游戏在此前预售中仅是Steam平台上的收入已经超过了5000万美元。目前收入更是已超过了该游戏开发费用以及营销和促销费用之和,已经实现了一天回本。在上市当日,Steam平台的同时在线人数便达到了100万人,其销量数据更是达到800万份。在上线一周后更是在steam上实现了五连冠。而网络上搜索赛博朋克,你也会得到玩家生产的一系列赛博朋克风表情包……为什么赛博朋克2077这么火?不少玩家表示游戏中逼真又唯美的画面给人带来强烈的电影感和真实感,随手截图就是一张壁纸!还有人说《赛博朋克2077》的故事设定非常真实,拥有多种开放的结局,玩家可以掌握更大的选择权,这让游戏体验更加愉悦!此外,可以自由塑造角色的诱惑力也是不小,毕竟谁会不喜欢捏人环节呢?最重要的是,游戏中赛博朋克的风格和主题可谓是非常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胃口。大多数人提到赛博朋克,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银翼杀手》,可能是粉蓝相间的霓虹灯,也可能是暗黑系的色调的城市,而赛博朋克文化也多次以娱乐产品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包括大热的《银翼杀手》、《黑客帝国》系列、《阿丽塔:战斗天使》、《爱、死亡和机器人》等电影都属于此类。甚至一些p图软件也上线了赛博朋克滤镜,网友们纷纷体验,将自己的城市加上赛博朋克的滤镜,瞬间有了充满未来感的大片既视感。为什么赛博朋克风对当代年轻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赛博朋克究竟代表了什么含义呢?到底什么是"赛博朋克"?赛博朋克这个词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科幻作家布鲁斯·博斯克创造了这个合成词:赛博朋克(cyberpunk)是控制论(cybernetics)和朋克(punk)的结合。布鲁斯·博斯克把赛博朋克作为自己小说的名字,形容迷失的年轻一代:他们是抗拒父母的权威、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利用电脑技术钻漏洞和制造麻烦的技术宅。以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小说《神经漫游者》的出版为肇始,赛博朋克成为科幻小说中的一股潮流。一些评论家将赛博朋克视为后现代世界的表现,另一些人则认为威廉・吉布森、布鲁斯・斯特林等赛博朋克作家笔下的小说也可以被解读为人们预告未来的社会理论。从广义上讲,在基于人类生存天性的前提下,赛博朋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影响进行了一番处理。它着眼于人们身处这样一种未来时所释放出的天性和本质。在这一未来图景中,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及能够广泛改写、修正自己身体的能力使人们能够不断重新塑造自我,并能够在不想与真实世界打交道时将自己隔绝在外。在小说《神经漫游者》中,一个城市化程度很高的世界存在于物理空间中,而其信息流和数据则在“赛博空间”中被复制。“赛博空间”是对于大型城市虚拟现实图景的写照,是一个完全浸入式的互联网版本。作为个体的人可以成为赛博空间中仅有的存在,他们甚至可以在肉体消亡后继续存在下去。在布森的世界中,计算机代码本身将可以比照代理人程序的形式,去扮演一个拥有智能且能够自力更生的实体角色。至此,存在于人类、软件表征、人体改造及类人之间的壁垒都将被打破。赛博朋克的另一个关键主题是对于“真实”的自我进行的生物性转型。由非利普・K.迪克的前赛博朋克小说《仿生人能梦见电子羊吗?》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对关于主题的类型化处理进行了说明。由“电影视觉未来主义者”席德・米德所设计的《银翼杀手》世界奠定了整个赛博朋克的风格基调。赛博朋克的世界是当代城市空间的一种极端版本,肮脏、污染、黑暗和危险遍布着整个底层街道和地面。而对于生活在街道之上的摩天大楼中的经济精英们来说,他们有干净而安全的环境。这部电影中的场景对吉布森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当无论是关于未来的可视化还是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被人为制造时,究竟什么才是真实?以及对于人类而言这又意味着什么?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自我?"赛博朋克"背后的批判文化在赛博朋克世界中,免于接触“真实”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可以实现的。赛博朋克的世界是一个严酷的非人性化场域,是对现实社会中最糟糕趋势的极端展现。在这个企业远比政府重要的世界中,对于信息经济和全球化的全部焦虑都已成为现实。此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由超级富豪管理人员所组成的小型全球性精英阶层,以及由无法借助多媒体手段摆脱现实束缚的边缘化人群所构成的巨大群体。以《虚拟之光》为代表的吉布森后期作品对以麦克·戴维斯为代表的社会学家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戴维斯就在《布满贫民窟的星球》中对洛杉矶目前存在的两级分化状态进行了描绘。在小说《虚拟之光》中,吉布森甚至塑造了一名负责调查未来洛杉矶边缘化人群的分裂和社会结构的日益部落化现象的日本社会学家角色。而尼尔·斯蒂芬森的小说《雪崩》则展现了一个更为极端的世界情景:美国等国已经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包括半合法黑手党在内的国际公司则处在骚乱之中。而影片《银翼杀手》中的一切内容都无不昭示着两极分化态势的日益严峻。20世纪70年代正值英国朋克摇滚乐火爆时期,在此期间,“诅咒乐队”和“性手枪”等乐队对现存社会采取拒斥态度,他们以赛博朋克为武器,谴责了认为世界正在进步的思考方式。可以说,赛博朋克是对当代社会的一种最佳理性批判。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赛博朋克已经带来了一些关于全球化趋势的社会经济批判。赛博朋克中的未来焦虑意识与早期科幻小说并不相同,因为前者的担忧不仅更为复杂,而且还相当真实可辦。因此,赛博朋克确实代表了与美国20世纪50年代一些幼稚的科幻小说所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亦与电影《终结者》及两部续集中所显示的对于技术又爱又惧的情感有所不同。许多人认为赛博朋克仅是一种为新形式的科幻小说、虚构小说和后现代电影发展提供语境的短命现象。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张,因为从目前来看,电影《银翼杀手》和吉布森等人所描绘的反乌托邦世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些游戏造成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体现但不局限于景观层面。之前的电影如《黑客帝国》《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和《感官游戏》也都拥有着与赛博朋克相类似的情节。这些情节与“虚构”与“真实”之间的藩篱相关,并同时追问着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能够以一种被改写的形式实现虚拟存在,或者当人们能够以人工生命被复制后的状态存在时,以上种种对于人类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赛博文化让边界问题突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赛博文化似乎打破了人正常的"边界状态",在原有边界的基础上又施加了一道另外的藩篱。换言之,在当今社会,由赛博文化语境所带来的、以网络社区和流量平台为社交场域的新型社交模式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问题。此外,赛博格的出现也带来了人机边界问题。它打破了人机结合的必要性,使人机结合的愿景从“不装不行”升级为“装了更好”,进而使一系列与消费力、公平性和安全性相关的问题浮出水面;此外,还在于借助影视作品中血淋淋的安装场景和赛博格(Cyborg,机械化有机体)实体观感为观者带来的恐怖谷心理效应等要素的放大作用。因此,赛博格的出现使人们首次开始正式审视“人类”与“非人"——不仅包括机械,还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在去中心主义和解构思想浪潮作用下,机械或许无法再屈尊于人类的助手位置,从始至终一直存在的人机边界问题也将此成为一颗埋在人类身份认同之路上的雷。赛博文化的含义广而又广,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将其丰富。针对存在于赛博文化世界中的种种矛盾,在“赛博技术”与“人类问题”之间从来都不存在简单的双向箭头,赛博文化的“边界”意义也只是其众多意义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与其说是赛博文化带来了种种边界,不如说种种边界因它而得到凸显。分析赛博文化的“边界”意味,目的在于试图捕捉赛博文化与人类碰撞过程中出现的小火花,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机器、虚拟与对立性的解决提供启发。《赛博文化的关键概念》cyber punk赛博文化爱好者必备书籍。-End-编辑:江健 黄泓观点资料来源:《赛博文化的关键概念》原标题:《刷爆朋友圈的“赛博朋克”,到底是啥意思?》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1收藏我要举报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究竟什么是赛博朋克? - 知乎
究竟什么是赛博朋克?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究竟什么是赛博朋克?蛮三刀酱大家好,我是蛮三刀。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赛博朋克。 本篇文章为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公众号:蛮三刀酱 要说2020年,最出圈的游戏,还要属赛博朋克2077,且不论游戏本身质量如何,它实实在在让赛博朋克这个词火了一阵子,甚至还火出了圈外。在游戏发售日前后,赛博朋克频繁登上微博热搜。对于大多数人,可能看到这个词,第一反应觉得这个词有点酷,有点炫之外,总是会发出灵魂的一问,赛博朋克是什么?赛博朋克的特点要了解赛博朋克,让我们先从一个小互动开始。给你下面的三幅图,你能总结出其中的共同点吗?不知道屏幕前的你会给我什么样的答案。摩天楼?霓虹灯?贫民窟?先别急,让我们再看三幅图:这次不知道你是不是又想到了新的特征呢?虽然我不知道你想的是什么,但是一定会有一些词出现在下面的这张图中。没错,赛博朋克是有它极其独特的视觉风格的。摩天大楼映衬着矮小破旧的贫民窟,雨天混合着人群,各种霓虹灯电子牌满街都是,这就是赛博朋克的视觉风格。让我们再欣赏几张图,这些图是一些电影的画面或者是游戏艺术原画。这就是赛博朋克给人最原始的视觉冲击。赛博朋克的定义简而言之,赛博朋克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悲观的科幻想象。通俗意义上来说,它是属于科幻的一个分支。它的背景设定是这样的:科技的发展导致财富流向科技寡头企业,人民笼罩在巨大网络之下,贫富差距悬殊。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拥挤的贫民窟、晦暗的地下城,随处可见。科技的发展同时改变了社会形态,但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并未因此提高。在上面的大趋势下,社会矛盾加剧,暴力犯罪频出。你可以看出来,赛博朋克的背景设定就是非常反乌托邦的。而这个科幻风格越来越受到追捧和欢迎,也体现了很多人对现在科技发展的反思和对未来社会的担忧。让我们拆开Cyber和Punk这两个单词。Cyber可以理解为Cybernetics(控制论),也可以理解为Cyberspace(网络空间)。控制论 Cybernetics如何理解控制论呢?科学家安培将生物有目的行为类比于机器的运作,强调生物控制身体各部分的各自行动是为了相互配合达成大脑的统一目标。这就是控制论。渐渐地,控制论的出现使得科幻作家们开始幻想一种半生物半机械结合体,也就是Cyborg赛博格。在他们的观点中,人类肢体损伤和缺失可以用义肢替代,而在终极的赛博格上,人类为了方便甚至可以只保留大脑,全部换为义体。网络空间 Cyberspace而网络空间又是什么呢?其实网络空间,对于程序员来说肯定比较容易理解,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包括现在的物联网,人工智能,都可以理解成网络空间的一部分。所以Cyberpunk中的Cyber,上面的两种意思都可以解释,也都代表着赛博朋克的特征。朋克 Punk我们再来看看Punk这个词:“Punk”在中文中时常会被翻译成“朋克”,该词原本意为“腐烂”或者“废物”。这是一个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震动世界的青年运动,其最初的起源是一些乐声犹如噪音般震天的硬摇滚(Hard Rock)音乐团队,国内读者比较熟悉的“性手枪”乐队曾是当年音乐朋克运动的几个发源地之一。在社会学中,“Punk”的含义超出了音乐的范畴,指的是“反文化”或者“马路上的无政府主义”。一个朋克就是一个麻烦制造机,反社会的叛逆无赖。在“Cyberpunk”的语境中,“Punk”常常带有这些特征:年轻、好斗、离群、反权威、都市化生存和无政府倾向。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词,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要说到1968年的一本小说了,是它让这两个词产生了微妙的关联。这本小说就叫CyberPunk,当时朋克运动兴起,创作它的作家布鲁斯·贝斯克只是想给自己的文章起一个新颖的标题罢了。朋克运动是如何发展的,我们稍后再讲。赛博朋克,并不单单指的是一种视觉上的风格。它作为一种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也有着想表达的内涵,也就是赛博朋克至今流传最广的定义:High Tech, Low Life.高等科技,低端生活带着背景设定,我们再来重温下刚才说的那几种视觉特点,看看这些特色是不是都有它们形成的原因。摩天楼密集而高耸的摩天楼,占据着城市上层,也暗示着财团和垄断公司高不可攀的社会地位。在有些近乎宗教宫殿式的宏伟建筑面前,社会底层的个人力量更显得微不足道。人造光紫光和红光处在波长的两个极端,现实世界的光源是无法发出紫红光的,所以紫色和红色也代表着人造光的特征。高科技/义体改造机械的冰冷和人性的温暖,给人极强的矛盾感。亚洲元素赛博朋克里有很多亚洲文化元素,汉语、日文、艺伎等等,对于西方世界有一种神秘性和新奇感。高端科技代表着对未来的未知,亚洲文化代表着对过去的未知,两者互为对照。雨地上积洼的雨水,倒映着城市上空绚丽的灯光,既是对光源的补充,也延展了这种虚伪的繁华。贫民窟作为与富可敌过的集团财阀们的对比,贫民窟代表着赛博朋克的底层世界,低下、拥挤、肮脏、混乱。一切都是矛盾。这便是赛博朋克吸引人的地方。高端的科技 和 低等的生活 的矛盾繁荣的社会 和 破败的社区 的矛盾富有的企业 和 贫困的群众 的矛盾华丽的灯光 和 悲凉的气氛 的矛盾正因为有了这些矛盾的内涵,所以网友们也纷纷加入了赛博朋克沙雕图的创作。任何一个矛盾体都能赋予赛博朋克的标签。赛博朋克风格的城市很多东南亚的人口密集城市,都是赛博朋克艺术风格的原型,其中最有名的要属九龙寨城了。它是香港殖民地时代位于今九龙城区的一座围城,属于香港历史城区,于1993年被拆除。当时它属于中国不管,英国不管,香港不管的无政府地区。1987年,约有33,000人在寨城居住,是现如今北京人口密度的80倍。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这里罪恶滋生,这里吸纳着一切被城市抛弃的人。并且有无数的非法扩建,城市无限的向上延伸。建筑向上无限延伸后,香港机场的飞机甚至能够超近距离的略过城寨的上方,也成为了很多影视剧的一个经典镜头。再说一个城市,重庆,重庆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穿过高楼的地铁,以及做了20层电梯,出门发现自己在大马路上的游客。著名的游戏《Hitman》也在最近发售了DLC,地图便是以重庆为原型。不得不说,重庆也是个十分有赛博朋克味道的城市。赛博朋克的起源还记得我刚才说的那本名为《Cyberpunk》的小说么?它代表了赛博朋克这个名词的由来,但实际上的赛博朋克,比这本书来的还要更早一些。3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科幻小说的发展进入了黄金年代。这期间诞生了很多科幻大师,比如约翰·坎贝尔 艾萨克·阿西莫夫 阿瑟·克拉克 罗伯特·海因莱因。在美国科幻作家约翰·坎贝尔(John W. Campbell)主导的科幻「黄金时代」后,科幻小说几乎完全被太空探险题材所占据,科幻作家们不断的在太空冒险题材里重复利用前人作品中使用过的创意来创作新故事,久而久之,很多英国科幻作家开始对写实主义的美式太空科幻产生了强烈的乏味与厌倦感,他们开始提倡富有思想深度的软科幻题材,反对那些为了科幻而创作的科幻故事。科幻文学新浪潮运动开始了。赛博朋克运动在这波科幻新浪潮运动中,孕育而生。无数富有深度的小说被创作了出来。并且,自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冷战达到高潮。人们的悲观/自省主义情绪日益浓厚,反乌托邦题材兴起。在1968年,一本被认为是赛博朋克起源的小说问世了。这本小说名叫《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作者是菲利普K迪克。我们看这本书的标题,这个问题有答案吗?有可能会吧。我想⽆论是任何年代的⼈看到它,会对标题感到错愕,这就是赛博朋克⽂化带给⼈最最最原始、最直观的冲击,让⼈感到混乱(Chaos)、让⼈头脑⽆序(Disorder)。而这本书将Android翻译为仿生人,而非机器人,是非常恰当的。正是这本书之后,仿生人作为了一种正式的定义,被人们不断地应用。随后的1980年,《CyberPunk》小说问世,作者布鲁斯·贝斯克在当时,只是单纯想给自己的文章起一个新颖的标题罢了,就把两个词拼接在了一起,没想到成为了沿用至今的经典词汇。赛博朋克的艺术作品赛博朋克的定义其实是比较宽泛的,自然,可以归类于赛博朋克的艺术作品也非常的多。最经典的启蒙作品,莫过于银翼杀手了。该电影导演,Ridley Scott,是一个广告人出身,所以他十分注重画面感。1984年,在众所周知的“美国春晚”超级碗上(superbowl),苹果公司的第一只广告,就是他导演的。 他的水平和能力受到业界的认可。之后的《异形》系列也是出自他手。这部电影的剧情就是参考菲利普 K 迪克的《仿生人会梦间电子羊吗》,当时,菲利普一直觉得,目前还没有一个电影或者是画面能够描述他所撰写的情节,当他看到《银翼杀手》时,他也不禁感叹,“我脑海中的画面就是这样”。我截取了一个电影的片段,片段中的女主人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仿生人,并且它的一切记忆都是被人们植入的。而男主角在这时,不小心透露了这个真相。TODO如果你是视频中的女主角,当你知道你这么多年来的一切都是虚无的,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接下来一部,便是大名鼎鼎的攻壳机动队。2040年代的虚构日本城市新滨市,近未来科技已可将人类除大脑外的所有身体器官用生化电子的义体代替,赛博格(生化人)已然渐渐成为社会常态。人类社会的全面义体化却也不可避免地催生出了一种新的犯罪方式——电子犯罪。电子化并互联网化的人类开始受到黑客攻击,暴露在大脑被入侵、记忆被篡改等危险之中。日本政府因此专门成立了首相直属的特别情报机构“公安九课”(也就是所谓的“攻壳机动队”)故事中女主角草薙素子自幼便全身义体化,装备有最先进的军用义体,加入公安九课,打击网络犯罪。《攻壳机动队》有非常多的作品,从最初的漫画,到后面的动画,再到动画电影,真人电影。每一个作品的重点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原著的漫画以短篇单元剧为主,人物通常比较轻松幽默,剧情也并非异常复杂,但往往有探讨研究各种科技或社会问题的大段对白文字,因此在分类时属于青年漫画。押井守导演的著名动画电影则十分严肃,人物角色完全没有漫画中轻松的儿童个性,以探讨深刻的哲学话题为主,电影整体也营造出一种沉闷、昏暗并略悲观的氛围。如果你没有那么多精力看这么多剧集,可以先看下95版的《攻壳机动队》电影,是最经典的一部。也是斯嘉丽约翰逊真人电影版的翻拍参考。(默默插一句,真人版电影的结局也太美国味了,个人不是很喜欢。)结语聊了这么多,篇幅已经很长了,如果你坚持看到了这里,首先感谢你如此认真的阅读我的文章。其次,你对赛博朋克一定也有了个比较浅显的认识。所以,我想向大家提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小说电影过去了这么多年,它们描绘的赛博朋克情况发生了吗?我的观点是,随着现在科技和社会的急剧发展,大量寡头企业不断占据了人们的资金,时间和精力。我们的社会,已经越来越“赛博朋克”了。我不希望这样的日子太快到来。好了,关于赛博朋克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讨论,这篇文章其实也只是我收集过资料的一小部分(因为不想讨论的很深),如果观众姥爷们喜欢的话,之后我还会再仔细讲讲一些具有深度的话题。感谢大家的支持,码字不易,求点赞转发~作者:蛮三刀把刀 公众号:蛮三刀酱 转载请联系作者参考文献总结: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02017总结: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797564/answer/816671152总结(知乎日报):https://daily.zhihu.com/story/9731276视频 九龙城寨:https://www.yystv.cn/p/6522游戏 云城朋克:https://www.yystv.cn/g/3851艺术 视觉体系: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02900科幻小说萌芽时代:https://www.xiaoheihe.cn/community/1/list/46604681刘慈欣演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f4y1i7F3小说 原教旨: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5986科幻新浪潮: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899788电台 科幻简史:https://www.gcores.com/radios/97139/timelines?pi=1电台 赛博朋克:https://www.gcores.com/radios/118455/timelines赛博朋克终极视觉指南: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T4y1M7tu发布于 2021-04-29 16:26反乌托邦科幻科技发展赞同 495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火遍全网的“赛博朋克”到底是什么? - 知乎
火遍全网的“赛博朋克”到底是什么?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火遍全网的“赛博朋克”到底是什么?研课CIS科研项目已认证账号在说赛博朋克之前,你可以想象这样几个画面:“一个女人正在化妆,随着摄像机缓慢移动,她的下半张脸在镜头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是一个张开的机械控制咽喉。一根电缆直接插进商人的头骨,烧焦了他的大脑,一边发出火花一边冒烟。一台公寓大小的电梯正沿着一座高楼的侧面向天空爬去。”这是游戏《赛博朋克2077》首个预告片中的一个片段。12月10日,游戏公司届著名“蠢驴”CDPR备受期待的RPG游戏《赛博朋克2077》终于在无数次跳票后,在60G的补丁包护航的情况下与广大游戏玩家见面。在发售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赛博朋克2077》Steam在线玩家数迅速突破100万,而在评论区,高自由度的人物设计、具有冲击力的美学氛围,以及中文语音全覆盖等体验得到了多数玩家的认可。CDPR设计这款游戏的灵感来自于一个悠久的传统,这种传统特殊的名称体现在游戏的名字中:赛博朋克。那么赛博朋克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又是从何而来的? 赛博朋克之前赛博朋克的根源要追溯到好几代以前,但赛博朋克发展过程中第一个具有真正奠基石意义的是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在这部1968年的小说中,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向世人介绍了里克·德卡德(Rick Deckard),他是一个赏金猎人,正在追踪一伙试图伪装成人类逃跑的仿生人。如果这听起来非常熟悉,那是因为这本书在十年之后被改编成了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相关CIS课程推荐获取更多【科研项目信息】、选择最适合你的【专业项目】、了解【价格】,欢迎添加项目老师V:CIS-Tina 名称由来赛博朋克(Cyberpunk)是控制论(Cybernetics)与朋克(Punk)的结合词,以朋克精神所表现的对于主流文化的不屑与反抗来看待未来科技对于人类的控制问题。背景大都建立于“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的结合”(combination of low-life and high tech),通常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再以一定程度崩坏的社会结构做对比。相关CIS课程推荐在1960至1970年代的新浪潮科幻运动,当时的菲利普·狄克、罗杰·泽拉兹尼、J·G·巴拉德、菲利普·荷塞·法默和哈兰·艾里森等作者回避了早期科幻小说的乌托邦倾向,尝试描绘用药文化、科技以及性革命所带来的冲击。1984年威廉·吉布森发表的代表性处女作《神经漫游者》,吸取了朋克文化和早期的黑客文化,确认了赛博朋克的作为一门科幻类别的地位。《神经漫游者》这部同时获得“雨果奖”、“星云奖”与“菲利普·狄克奖”三大科幻小说大奖的著作,被公认为是《黑客帝国》的灵感起源。赛博朋克将先进技术与很多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比如会使人陷入犯罪之中的毒品、地下酒吧和绝望的境地。赛博朋克世界中的统治力量大部分是控制了科技的大型公司。主角一般是局外人——罪犯或者黑色风格的非英雄主角——他们一般生活在社会边缘。《赛博朋克2077》中夜之城的街头街头生活在压倒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下粉碎,但是赛博朋克用一种被发现/被清除/被重新利用的技术组合来进行反击和获得个人自由。 文艺作品赛博朋克文化包含着浓烈的悲观主义色彩,是创作者警示自己与世人的艺术手法。电影《银翼杀手》在电影《银翼杀手》的结局中,复制人首领罗伊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对主角说出的那段独白正是影片的内核:“我所见过的事物,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我目睹战舰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色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但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消失于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这段话为这场人类与复制人的战争涂抹了最为壮烈而又神圣的色彩。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继续思考着遗留给主人公以及观众的话题:如果复制人比人还有同理心,人和复制人的区别在哪里?同样的,在《攻壳机动队》中,也处处存在着科技与人类的矛盾,人类对于科技的恐惧,克隆人、机器人对情感的渴望……这些作品中充斥着对未来世界的悲观和迷茫,当权利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科技逐渐占据我们的生活,霸占我们的工作,化解我们对社会的作用,人们只能像蝼蚁一般生活在底层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如今《银翼杀手》中的那段台词已经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同时它也揭示了赛博朋克的内核之一:生命的意义。如今的赛博朋克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赛博朋克中对未来的悲观主义色彩放在当下,多了一层“警示世人”的意味。在赛博朋克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创作人倾向于悲剧结尾,一方面,他们也不知道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的,无法给出真正正确的指导;另一方面,结尾的悲观壮烈更加令人震撼,正是这样的全面推翻赛博朋克社会,创作者给出这样的 “预言”也许就是在告诉我们,未来不能变成赛博朋克社会。相关CIS课程推荐获取更多【科研项目信息】、选择最适合你的【专业项目】、了解【价格】,欢迎添加项目老师V:CIS-Tina 编辑于 2023-11-22 16:29・IP 属地湖北赛博朋克(Cyberpunk)留学申请科研课题赞同 27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赛博朋克(Cyberpunk) - 知乎
赛博朋克(Cyberpunk)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赛博朋克(Cyberpunk)说到赛博朋克,就会令人想到之前热映的由动漫《铳梦》改编的电影《阿丽塔》。上世纪末,日本“赛博朋克”漫画届涌生出无数大师级作品,这种符合美式超级英雄主角设定,搭配具有普世吸引力的赛博朋克背景的作品,…查看全部内容关注话题管理分享百科讨论精华视频等待回答详细内容马克思哲学早就告诉了我们社会有两个不变的基本矛盾,其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其二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为什么赛博朋克的世界这么像贫民窟?为什么香港九龙城寨会被认为是赛博朋克的圣地?很简单,因为它们本质内核是一样的,都是在统治阶级压倒性的制度下底层人民为了求生存而发展出来的畸形产物。不同的地方在于cyberpunk的世界,技术阶级与巨型寡头企业法人(如韩国与日本,《云图》新首尔企业国)占了绝对统治地位。在赛博朋克的世界里面,绝对技术成为了法律、绝对资本取代了道德,两者共同形成了cyberpunk世界的上层建筑。没有技术的普通人民因自身生产力(技术)与生产关系(企业不再雇佣普通人)的极端不匹配在这样迫切需要谋生的环境下接受技术的侵蚀(以消极的方式,如接受机体植入以改造自我,或者沉迷于虚拟网络/精神毒品),犯罪不是因为真正的暴力,而是无法从技术中受益导致的迷失。换言之,创作cyberpunk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艺术手法将这两个不可调和矛盾背景下主人公的挣扎通过一系列的场景设计暗示、表达出来。并在这样的剧烈冲突力量对抗下,自由、独立、坚韧不拔的人性精神得以彰显。赛博朋克只局限在视觉化吗?肯定不是的赛博朋克的本质在于过饱和控制和过载信息的失真传输——代码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控制和信息传输,紧固的街道建筑和灯光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控制和信息传输,脑机共享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控制和信息传输,上文中补充的制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控制和信息传输。而赛博朋克把这个过程推向了极端化的层面。举一个例子:看过演示视频就知道了,Cyberpunk2077会是一款很好玩的游戏,但一定不会是真正反映Cyberpunk本质精神的作品(满街的霓虹灯、屏幕上飘的代码,该踩的雷都踩了)。虽然脑机控制机器人让人眼前一亮,依然觉得CD Project RED浪费了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如果他们的设计师/编剧更深入一下本质不知道这会不会是下一场游戏的革命?反观《底特律 变人》就非常出彩,虽然是线性化叙事,却在深入本质与游戏性上获得了双赢。如果设计师/作者/编剧在创作前先读读维纳的《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科普读物)和香农的信息理论,跳出表观的实物思考,不知道会创作出多少令人神往的作品?有多少可能在等着我们去发现?百科摘录1「赛博朋克」是什么,这类作品有哪些吸引人的特质?下的回答内容摘录Miss Young赛博朋克能被大众所了解和认识,离不开它独特的视觉体系。高对比度、高饱和度、低亮度的画面,整体亮度较低。画面以冷色调(蓝色、青色)为主,同时局部用暖色调(霓虹灯色调)点缀。晦暗的雨夜、霓虹灯、东方元素,都给赛博朋克带来了视觉上的神秘和吸引力。看山看水不如看我 摘录于 2019-12-09浏览量4.4 亿讨论量28.1 万 帮助中心知乎隐私保护指引申请开通机构号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涉未成年举报网络谣言举报涉企侵权举报更多 关于知乎下载知乎知乎招聘知乎指南知乎协议更多京 ICP 证 110745 号 · 京 ICP 备 13052560 号 - 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88 号 · 京网文[2022]2674-081 号 ·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33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591号 · 服务热线:400-919-0001 · Investor Relations · © 2024 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举报邮箱:jubao@zhihu.
什么是cyberpunk? - Will的美语课
什么是cyberpunk? - Will的美语课
Skip to content
Will的美语课
Menu
Menu
全部文章分类
中英互译交流
地道美语口语
标准美语发音
美国金融投资
商业及项目管理
英文工具箱
❤ 成为Gold会员
Gold会员登录
Gold会员注册
会员文章 //300篇+
年付会员专享 //20篇
购买单篇文章
什么是cyberpunk?
June 17, 2019June 14, 2019 by Will
Cyberpunk,中文里常译为:赛博朋克,是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sub-genre)。
它的故事多设定在未来科技高度发达、反乌托邦(dystopian)的混乱都市,主角往往是置身其中的电脑黑客、罪犯、底层人群,故事主题常涉及摆脱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控制与束缚、追寻个体独立与自由的故事。
据说,cyberpunk这个词最早由作家Bruce Bethke创造出来,该词由cyber+punk构成,其中cyber源于cybernetics(人机控制学),而punk是“朋克”之意。他将自己的短篇小说命名为Cyberpunk,目的是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标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现实中,cyberpunk类型的影视、游戏作品非常多,也深受大众的喜爱。许多影迷熟悉的:The Matrix(黑客帝国,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主演),Alita: Battle Angel(阿丽塔:战斗天使)等,都属于典型的cyberpunk作品。最近,里维斯又加盟了备受期待的视频游戏大作《Cyberpunk 2077》,更是让John Wick系列影迷和Cyberpunk类型游戏迷们尖叫不已。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章均由Will的美语课(Learnenglishwithwill.com)原创。本站欢迎少量文字引用,但请注明出处。任何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抄袭、转载、盗用本站内容,违者必究。
最后,我们看一个英文例句:
This cyberpunk video game is set in a futuristic urban city ruled by an AI.(这部赛博朋克视频游戏的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某个都市,它由人工智能统治)
参考链接: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cyberpunk
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cybernetics
http://project.cyberpunk.ru/idb/cyber_punk.html
https://www.cnet.com/news/keanu-reeves-to-star-in-cyberpunk-2077-release-date-april-2020/
注:本文由Will的美语课(Learnenglishwithwill.com)原创,最后更新时间为:2019年6月17日 8:11:55 AM。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Categories 美国历史文化
“如果没人有补充的话,会议就到这儿吧”,这个句子如何用英文表达?如何用英文描述天气的最高温、最低温?(附例句)
会员登录
Login Here | Not a member? Join Now
(最新会员文章数量:300+。需要帮助? 会员开通、登录、支付等问题,请联系Will,微信号:learnenglishwithwill)
站内搜索
Search for:
会员专享不轻言放弃:5个英文短语助你开启成功之路一个“有故事”的英文短语:pied piper使用couldn’t have done来表示对过去情况相反的假设(附英文例句)投资英文:再谈美股合股的说法、陷阱及可能的应对措施“美国债务违约”用英文怎么说?它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哪些负面冲击?
最新发布
什么是投资中的“value trap”?我们为何要对其格外当心?
公司项目被砍太扎心,职场英文里怎么形象表达“砍掉”?(以及3个中止项目的标准)
比特币(Bitcoin)又涨出新高度!英文里如何描述“再创新高”、“突破价格大关”、“小幅回落”?
不轻言放弃:5个英文短语助你开启成功之路
春节租车成新宠!“租车费”、“租车押金”用英文怎么说?
推荐阅读On the left side还是on the left-hand side?“Under no circumstances”的意思及其引导句子的倒装用法史蒂夫·韦恩加注澳门,建41亿美元奢华赌场Who knows what, 这个短语你会用吗?“人民币贬值”的英语是什么?答案比你想象的要复杂联络我们 关于会员开通、单篇文章购买问题,或英文学习交流、本站有关的想法或建议,欢迎随时联络Will。微信号:learnenglishwithwill。
若需开通会员,请点这里。购买定制服务,可直接联络Will的微信号,并注明原因。
你还可以加入邮件列表,以获得本站不定期的内容推送。
更多联络方式,请点此处。
© 2024 Will的美语课 • Built with GeneratePress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